青春服务热线丨市民投诉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垃圾桶难找,游客也吐槽扔垃圾不便
2024-07-2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刘晶晶 见习记者 朱彬/文 见习记者 朱彬/图、视频

正值暑假,各大城市迎来出游大客流。据同程旅行7月8日发布的《2024暑期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上海位列“2024暑期亲子游热门目的地TOP20”榜单前三。然而,记者发现有不少市民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在武康路、安福路上找不到垃圾桶,这一问题也引得游客叫苦。实际情况如何?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进行了调查。

武康路-安福路街区单侧垃圾桶分布最远相隔近1公里遭市民投诉

一则由网友安涵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关于上海垃圾桶数量讨论的帖子如同投石入水,激起了广泛的共鸣波澜,获得1.1万网友点赞及7138条感同身受的评论。该话题在网上不断发酵的同时,上海本地市民也致电12345投诉垃圾桶数量少的问题。

武康路上的垃圾桶

“徐汇区安福路武康路起整条道路无一个垃圾桶,此路段游客量大,我看到晚上道路产生垃圾之后,穿黄背心的综合管理人员拍下照片上传,再由调度员让环卫工人清理,程序较为繁琐。”市民丁先生向12345反映了在武康路-安福路街区看到的这样一幕。

武康路-安福路街区是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汇聚了武康大楼、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等历史文化资源,是最受游客和市民欢迎的网红小马路。小红书上关于武康路和安福路的笔记高达68万+篇。那么,这里是否真的如丁先生所说找不到垃圾桶?记者带着疑问前往现场核实。

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武康路至安福路路段全长近2公里,共设有7个垃圾桶,分设在道路两侧,并且是采用间隔分布的设置方式。其中,据记者现场观察,单侧垃圾桶分布最远距离近1公里,需要步行30多分钟才能找到下一个垃圾桶,扔垃圾十分不便。除了固定点位的垃圾桶以外,该路段同时还设有8个流动性的道路保洁桶,但是是跟随着道路保洁人员移动的。

武康路上的流动垃圾桶

在武康路和五原路分叉口,记者碰到了正在city walk的游客刘女士,见她手持着一个见底的空杯。她告诉记者:“喝咖啡时看到了垃圾桶,但是喝完后步行的路边没看到。”尽管偶尔看到对面有垃圾桶,但刘女士表示跑过去再回来不方便也不安全,所以一直拿在手上,等遇到下一个垃圾桶再扔。

同时,记者还发现,找不到垃圾桶让共享单车的车筐和绿化带成了“垃圾收容所”。安福路上不少共享单车车筐已被部分行人当做垃圾投放处,路边绿化带边缘时常能看到游客“放”在上面的奶茶杯,绿化带里面也未能幸免,常常能看到纸巾、包装袋等被路人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

车筐内的垃圾

此外,上海垃圾桶的投入口大小也成了市民关注的焦点。市民李女士认为:“道路上的垃圾桶设计有问题,垃圾桶的投放口比较小,导致丢垃圾时都会丢在垃圾桶周围,街道环境卫生不干净。”市民蒋先生也反映垃圾桶的形制导致扔垃圾不便,而且打扫清洁不便。

保洁人员表示工作量并未随之减少

安福路上的环卫工人嵇大叔向记者表示:“原来这条路上有五六个垃圾桶,人流量大的时候根本忙不过来,附近的居民也将家里的垃圾扔在街边垃圾桶。后来垃圾桶逐渐减少,行人一般会找到垃圾桶再扔,路上也更加干净了。”

但嵇大叔表示,垃圾桶数量减少对环卫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并未有多大影响。“我们主要负责清扫收拾街道上的干垃圾。每个环卫工人会配有一个干垃圾废物箱。一般每天可收满3桶,周末和节假日工作量大的时候,甚至达到10余桶。”他说。

“早上五点上班晚上五点下班,中午休息两个半钟头。人流量大的时候,下班后还要加班两三个小时。”徐汇环卫工郑大哥也向记者介绍,“自己负责武康路至华山路的部分路段,整个路段的环卫由3个人负责。”

针对这一街区的废物箱设置问题,负责管辖的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晶貌环卫分公司予以了回应。对方表示,市民和游客所述“垃圾桶”实际为“废物箱”,该处安福路人行道非常狭窄,人行道上已划有大量停车位,使得废物箱的设置面临诸多挑战。并且该路段无公交车站及地铁站,但话剧院及出租车下客点也已分别设置了废物箱。

面对增设废物箱的呼声,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理解:“受到周边学校门口上下车及停车位的限制,目前暂不具备新增废物箱的条件,不过如果今后条件成熟会考虑增设废物箱。”

游客吐槽扔垃圾不便

近期有不少游客涌入上海,虹桥火车站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一站。然而,有人向12345反映称虹桥火车站门口没有垃圾桶,导致地上垃圾太多,如塑料袋、烟头等。实际情况如何?记者前往现场核实,发现虹桥火车站门口的确未设有垃圾桶,马路对面设置了六七个垃圾桶。

虹桥火车站外垃圾桶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站进出站口的地上遍布烟头。游客张先生借着在虹桥站转车的间隙在出站口站着抽烟,随后他将烟头直接扔在了地上。当被问到为何不将烟头扔进垃圾桶时,他解释道:“抽烟的地方没看到垃圾桶,马路对面有,但穿过去扔很麻烦,而且对面的垃圾桶还用围栏挡着。”

与此同时,上海地铁站的垃圾桶数量似乎也难以满足乘客需求,有乘客表示:“我觉得本市的各个地铁站垃圾桶比较少,特别是2号线、3号线的站点,希望管理部门核实并能够适当增加垃圾桶。”而对于本市地铁站内垃圾桶设置的现状,市民李女士则认为当前的安排比较合理:“垃圾桶多了比较脏乱,夏天味道比较大。”

记者实地探访时发现,地铁站内各站点垃圾桶设置大致相同,站台层设置1-2个垃圾桶在两端,站厅层共设1-2个垃圾桶。换乘站点人流量较大,因此换乘通道内也设有2个垃圾桶。如中山公园站为地铁2号线、3、4号线换乘站,3、4号线共用站台,共设6个垃圾桶。同时,相较于室外小开口的垃圾桶,地铁站内的大口垃圾袋更便于投掷垃圾。

地铁站台垃圾桶

值得注意的是,地铁站内的卫生状况普遍优于一些室外场所。乘客小宋认为这与地铁规定有关。新版《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规定乘客不得在列车车厢内饮食。因此她一般不在地铁上饮食,不会产生很多垃圾。

同时,地铁站内高效的清洁机制也是保持环境整洁的关键。以南京西路站为例,保洁田阿姨负责该站站内的垃圾清理工作,每天从7:00工作至晚上19:00,最晚需要加班至22点。“每天要倒6桶垃圾,早中晚各2桶。”静安寺站保洁熊阿姨向记者介绍道。

申通集团申通运管部门回应了市民反映的地铁垃圾桶设置问题。据介绍,目前各站在站厅、站台各设置一组垃圾桶,换乘车站在通道内增设一组垃圾桶以应对人流高峰。同时,工作人员也积极响应了市民提出的增设垃圾桶需求:“我司会根据现场需求,及时调整垃圾桶布局,感谢乘客反映情况。”

增减废物箱有规可依,上海各区已进行调整优化

据悉,针对上海市民和游客反映的道路垃圾桶设置不足问题,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积极响应,已于去年六月正式颁布了《上海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配置导则》。随后,依据该导则,全市范围内迅速启动了道路、公共广场等废物箱设置点位的全面排查与优化工作。

与2019年的旧版导则相比,新版导则显著提升了废物箱配置的合理性与针对性,强调其布局需紧密贴合市民日常出行路径、人流密集程度及城市精细化管理需求等实际情况。

具体而言,《导则》明确规定了道路废物箱应结合公交站点设置,原则上每座公交站点应设置1处。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附近50米以内,明显可见位置应设置废物箱1处。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设施)出入口附近50米以内,以中环线以内(含)、外作为划分区域,对照采用应设、宜设要求,设置废物箱1处。公共广场应按照每2000平方米设置1处;口袋公园、开放绿地宜按照每1500平方米设置1处。旅游景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等根据人流量配置适宜数量的废物箱。

除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海发布”和“绿色上海”官方微信公众号也收到共120多条垃圾桶优化建议和数十条相关留言。根据这些反馈,各区已经及时开展了调整和优化。据统计,2022年底,上海道路废物箱有3.8万个。《导则》发布实施后,经过优化调整,当月底上海道路废物箱数量已增加到4.5万个。其中,徐汇区的道路废物箱总量就从原来的850个增加到了1250个。

在部分区域增加废物箱的同时,上海市还注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对部分点位的废物箱进行了撤除,实现了“有增有减”的精细化管理。如永福路靠近湖南路的公交车站旁,平时人流量大,且靠近路口,在听取市民建议后新增了一个分类废物箱。闵行区虹中路靠近吴美路,原本道路两侧均设有废物箱,相关部门经过调研,保留了公交车站一侧的设置,撤除了另外一个废物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刘晶晶 见习记者 朱彬/文 见习记者 朱彬/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