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故事|来自老挝的“小叶子”见证中老联通“开花结果”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无论是中老铁路还是进博会,联通的不仅仅是市场、技术、理念,还有温度。第六届进博会期间,来自老挝的“小叶子”邓涛见证了中老联通“开花结果”。
※ 老挝留学生邓涛化身“小叶子”体验官 ※
作为老挝第一条现代化铁路,中老铁路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输送。去年10月,老挝青年邓涛和几位同学搭乘中老铁路澜沧号列车来到中国,成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招收的第三批老挝留学生。毕业后,他们将成为老挝首批现代化铁路的工程师。
1个月后,第六届进博会开幕。邓涛以“小叶子”体验官的身份“零距离”见证了这一全球共享的国际经贸盛会。2019年以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已相继有12名老挝留学生在进博会担任“小叶子”。
开幕当天一大早,邓涛就和他的4人小队一起来到“四叶草”外待命。作为体验官,他们的任务是制作短视频来宣传进博会。邓涛需要在展馆内外穿梭,敏锐地捕捉鲜活的素材。
步入展区,邓涛被眼前的经贸盛景深深震撼。在逛展过程中,他还留意到一些国家的特色展品或许也契合老挝市场的需求。得知这一点后,队友们决定将此作为视频的重点。视频出炉后,邓涛把它带回自己的祖国,和亲朋好友们分享进博会的盛况。
“第一次参加规模如此盛大的活动,很新鲜,很激动。”邓涛以小叶子体验官的视角奔走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场馆和3H馆,看到了来自各国以及中国的精美展品,“我感受到中国、上海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感受到世界的创新力。”他亲身“体验”进博会这一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全程充满着感叹和惊喜。
更让邓涛惊喜和感动的是,11月9日是他的生日,同学们在“四叶草”为他度过了在中国的第一个生日,大家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学校送去了生日礼物。“很多的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特别好,教我学会了很多新奇的东西!”邓涛用相机将展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和生日场景拍摄下来,发给远在老挝的家人和朋友,让亲友们一起分享着自己在上海的成长和感悟。
在邓涛的心中,上海已成为可亲可敬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感受到上海精神和品格,看到了老挝之外的世界,“我会在这里努力学好铁路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更多的知识,回到老挝建设家乡,做中老友谊的使者。”
※ 上届进博会合作项目在老挝“开花结果” ※
老挝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发展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收入。位于老挝北部的琅南塔省气候条件优越,种植辣椒能实现全年采收,当地有不少农户掌握着一定的辣椒种植经验。第六届进博会后,辣椒为当地千余农户带去了新的发展机遇。
开幕第三天,琅南塔省农林厅与贵州安广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农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议,包括优质辣椒种植、采购供应链合作项目。
该项目涉及的辣椒种植品种包括毕节皱椒、遵义子弹头、铜仁二荆条、林卡辣椒等。项目落地后,将带动琅南塔省2000余农户加入种植合作,并依托中老铁路、保税站场和冷链物流,惠及双边人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老挝琅南塔省农业与林业厅厅长平焦·塔拉新表示,该项目将为当地百姓解决就业、增加收入。
可喜的是,2024年以来,这一在第六届进博会上达成的合作项目正逐渐“开花结果”。
截至今年5月,安广国际已在琅南塔省成功选培出4个优质辣椒品种,目前正在申报优质农产品原产地证书。此外,以琅南塔省示范基地带动的优质辣椒种植区也在申请进入输华农产品清单。届时,预计每个季度可收成优质鲜椒4500余吨、干椒1000余吨。2024年全年预计收成15000余吨,可实现对华出口额7000余万元人民币。
从双方在“四叶草”达成合作,到项目在老挝“开花结果”,再到未来辣椒依托中老铁路输华,满足中国百姓味蕾,中老两国合作成果将持续造福两国人民。
纵观历届进博会,中国和不发达国家“双向奔赴”的故事数不胜数。今年11月,第七届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与老挝等最不发达国家谱写共同发展新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