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一份生的希望!这位上海大学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7月22日,在长海医院的血细胞采集室中,上海电机学院2024届毕业生李源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涯呈上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他也是上海电机学院首例、上海市第64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李源是上海电机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一名退伍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如今他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两年前的一个春日午后,在学校组织的一场造血干细胞的科普宣讲中,当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挽救他人生命时,他毫不犹豫地伸出臂膀,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时间来到今年4月,李源接到来自上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他与一名重度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当问及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没有丝毫犹豫,坚定的说出了“我愿意”。
非血缘关系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甚至是百万分之一,正因为配对成功率极低,每一例成功配对都被视为“生命奇迹”。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源以超乎常人的自律,精心调养身体,只为那一场生命与生命的深刻对话。从初步配型到高分辨率检测,再到捐献前的严格体检,每一步都凝聚着他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终于,经过长达5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260ml富含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他的身体中被分离出来。这袋带有余温的“生命种子”将被送往患者所在的移植医院,为那位素未谋面的患者带去重生的力量。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李源始终保持着笑容,“能够用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助他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值得高兴的事情。”
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光雯对李源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高度的赞扬,同时感谢了上海电机学院长期以来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为普及造血干细胞科学知识,更广泛提升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所做的贡献。学校党委副书记朱洪春特意前往医院进行慰问。
据悉,上海电机学院已连续三年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采血入库活动,累计共有664名师生成功采集入库,获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招募工作先进集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