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博会看上海书展,“普及知识”的人文社科图书仍将是热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作为上海书展的预热,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这几天正在山东济南举行。记者注意到,人文社科图书和少儿类图书依然是今年的热点。
全国书博会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图书盛会。上海展团这次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统一组团,携带4973种、16450册新书好书参展。此次上海展区共设80个展位,展位面积720平方米,图书展示面积较往年增加了15%,是今年书博会省团馆展位最多、面积最大的。
新书中包括2023上海好书百种、“世纪好书2024年半年榜”图书。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一批主题图书备受瞩目,包括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去北川》,上海人民出版社《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领读》《走近中国战舰丛书》,以及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移民史》等。
人文社科图书依然是上海出版界的强项,上海辞书出版社的《中国名画鉴赏辞典》(珍藏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的《英国大角星百科丛书》,上海三联书店的《园境:明代五十佳境》和《秦汉工匠》,文汇出版社的《大地中国》等都是今年推出的重点图书。在书博会现场也是备受瞩目。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书博会上人文社科类图书仍然是最大的看点。但是和过去书博会那些纯文学作品不同,今年热销的人文社科图书更强调科学普及,不仅是科技的普及,还有社科的普及。“现在的读者都希望在阅读中有所得,那最立竿见影的就是知识的获得,所以这些科学普及类的图书会很受欢迎。”出版人李德明告诉记者。比如《大地中国》就是对中国的地理和人文有详细的梳理,几乎每一页都充满了知识。
作为近年书展传统热门的少儿类图书今年依然保持热度。只是今年少儿类图书也更贴近社会热点,强调对孩子价值观的引领。接力出版社这次就带来了“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100种。丛书由中宣部指导、党建读物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共同打造,旨在全面系统地讲好中华先锋人物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截至目前,丛书已累计出版100种,发行1000余万册,有40种图书版权已输出到13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等表示,丛书集结了一大批当代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纪实文学作家,他们用童心童语讲述先锋人物故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广大青少年树立人生榜样。系列丛书作家代表徐鲁、葛竞、鞠慧表示,希望通过丛书帮助更多小读者汲取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