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上“小板凳”,一群年轻人涌入社造公园聊社区议题
2024-07-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沈诗怡/文、图

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开设了限定社造公园!搬一张小板凳,大家一起聊如何打造包容性社区,如何过可持续生活。除了议题小板凳,社造公园还设置了“好伙瓣广场”“大家的市场”“一块空地”等。在这场别开生面的“社区聚会”里,更多年轻人学着如何沉浸于社区,忙自己喜爱的事物,为社区投入自己的力量,感受社区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所在。

  // 小板凳上一坐,探讨社区营造新“议题” //  

“我们想要打造全龄社区,帮助大家寻找跨代兴趣搭子。”在议题小板凳的摊位上,“积极老去行动小组”成员小王介绍起他们的议题:社区里的跨代兴趣搭子。这个扎根于新华社区的行动小组,通过行动支持并激发长者的社区参与期待,为长者探索更多可能,从去年起,该小组在新华社区举行了多个面向长辈的活动。“沉默百年的街道是我最忠实的听众。”小王骄傲地分享着往期举办的跨龄诗词大会的优秀诗句。“在交流中,我们发现长辈身上有许多技能,比如织毛衣、书法、插画等。而年轻人也有着长辈感兴趣的技能,比如说使用智能手机、视频剪辑等。”在小王看来,“爱好与技能”是代际间交流互动的桥梁,在兴趣爱好面前,年龄不应该成为限制,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同学和伙伴。

基于此,这名95后和他的团队想着手举办更多新活动,让各个年龄层的人群因为某个技能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和学习。在现场,“积极老去行动小组”还设置了“共创申请”和“行动征集问卷”,期待更多人的参与。

据悉,此次社造公园共设置了6个议题,议题者可以通过提前报名的形式,提供资料和共创计划,领取画布,在画布上写下围绕议题的大问题和吸引人的趣味问题。围绕可持续生活,主理人陆文韬带来议题《与自然相连的新生活》,聚焦游戏和社区的关系,独立游戏开发者李经纬的议题为《在自己构建的规则中愉快游戏》。在“编织工作坊”议题摊位前,不少人拿着钩针一步步跟着“摊主”范小幼学习编织艺术。“我们想招募100人,每人编织一块祖母方格,大家在群里打卡分享学习进度,最后将编织好的祖母方格拼凑在一起组成一幅画进行拍卖,拍卖所获得的费用再购买材料包,如此循环。”范小幼认为大家共同完成一件艺术品非常有意义,也能增加成就感。“我一直很想学编织,但是自己一个人很容易放弃,在群里打卡学习可以让我坚持下来,这是一件很好玩很有凝聚力的事。”被社造公园吸引而来的闪电说。

现场,每个议题都有一个摊位,居民可以围坐在摊位前畅所欲言。议题小板凳也接受“现场灵感”的存在,居民们可以现场领取材料包,填写自己想要讨论的话题。“我们提倡轻松的氛围,支持行动者在这里发起讨论,分享他们的行动,招募成员,让更多人知道社区营造这件事情。”负责运营新华·社区营造中心的大鱼营造工作人员欣欣说。

  // 链接更多社群主理人、市场主理人 //  

除了议题小板凳外,社造公园还设置了“好伙瓣广场”“大家的市场”“一块空地”等互动板块。走进社造公园,就会被“好伙瓣广场”上的钢琴传来的美妙音乐所吸引,这里是社区营造游乐场,社区居民们可以拿上开放麦,唱自己喜欢的曲目,路人和其他居民就是他的观众。这里也有强调动手的共创工作坊,有即兴戏剧新华戏剧工作坊,期待更多社群主理人的加入。

“大家的市场”打造的是社区营造好物区,是议题产品展示和创意的共创平台,居民们可以购买社造产品、社区文创、议题产品等。如果有社造故事,也欢迎成为市场主理人,在这展示和测试自己的社造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一块空地”在面积上从“一小块空地”升级为“一大块空地”。在大草坪这块空地上,有用废弃KT板拼凑制作成的人偶,居民们可以拉动人偶下方的绳子,人偶就可以随之移动。“我们想通过一些材料制作成大道具或者装置,路过的朋友都可以加入玩耍交流,形成互动。”新华·社区营造中心工作人员小树介绍说。在空地前还设置了议题板,居民们可以在板上写下自己对于一块空地运用的奇思妙想,社区营造中心会根据想法的可行度进行推进落地。“我觉得社造公园概念很新颖,打破了我对于传统社区的认知,在这还可以体验制作香囊,绘制太阳花,拿起水枪无拘无束地打水仗,完全不单调。”居民思思说。

“在社区,在家门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很多年轻人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社造公园,又通过不同板块和不同的人交流,来找寻答案。就如发起方大鱼营造所言,社造公园就是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激发人人参与、共创美好社区的社区营造现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沈诗怡/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