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进博人:七年来,我与进博会共同成长
2024-07-30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第七届进博会已进入倒计时100天。进博会作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全面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和新机遇。今年,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更多进博人正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多贡献,其中,不乏95后年轻的身影,张尔嘉就是其中一个。

  ◆  每个客户不仅是一单生意更是朋友  ◆  

毕业于澳门城市大学的上海姑娘张尔嘉,所学专业是国际款待与旅游管理,可谓“科班出身”,目前她已在进博会展览部担任主管一职。记者面前的张尔嘉是一位典型的上海女孩,软糯中不失干练。

2018年张尔嘉大学毕业时,恰逢第一届进博会,对会展行业颇感兴趣的她如愿入职国展中心,成为进博人中的一员。“我的就业方向一直是会展行业,国展中心是目前体量最大的会展建筑单体之一,也是进博会的承办地。”张尔嘉相信,依托进博国际平台优势,可以快速实现自我成长、培养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对于会展行业更新迭代的认识。

就这样,七年来,她见证了每一届进博会,与进博会共同成长。

第一届进博会时,还是菜鸟的张尔嘉主要在后勤岗位见习,干的是场馆运营的工作。因为是第一届,大家都没有经验,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难免有些手忙脚乱。“比如说,当时我们不知道开幕式安保如此严格,缺少预判,导致物资配送迟了一步,只能与企业积极沟通。”张尔嘉回忆道,那时的工作氛围非常紧张,但是大伙儿的心都很齐,大家集思广益,主动留下来加班加点解决问题。

彼时,张尔嘉作为新人,有幸踏入企业商业展会场参观学习。虽然入职初期,对进博会业务接触不多,但展会现场展客商们磋商洽谈的热烈气氛和各色新奇特的境外展品深深吸引了她,使她进一步确信举办进博会的重要意义,以及进博会是国际公共产品的定位。

经历了第一届进博会的历练后,张尔嘉迅速成长起来。2019年初,她凭借出色的英语沟通能力,正式转入进博会展览部,负责企业商业展——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相关事务。

刚开始,她是拿到境外客户名单后,通过邮件、电话进行联系沟通。有一家俄罗斯的饼干企业让她印象特别深刻,“每周邮件沟通不算,还三天两头电话交流,主要是给企业答疑解惑,发定向通知,企业也会向我们提出需求,比方说,需要对接采购商、媒体宣传等等。”张尔嘉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每个客户不仅是一单生意,更是朋友。

就这样一对接就是一整年,进博会布展期间,那家俄罗斯饼干企业的负责人安东来到上海,两人终于见面了。“那天是现场踏勘,他还在‘四叶草’迷路了,我去接他,网友见面特别激动。”后来,那家企业连续参加了两三届进博会,直到企业战略调整不再单独参展,但安东和张尔嘉依然还是朋友,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现阶段工作重心已从招展转至招商和展务  ◆  

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是参展商最多的展区,每年都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今年,既有来自欧美的全球龙头企业,也有来自东帝汶、贝宁等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

眼下,张尔嘉已经对接了100多家展商,由于每个国家的时差不同,而对接客户需要实时应答,那就意味着,她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虽然我们单位的上班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5点,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展商什么时候工作,我们就什么时候上班,及时处理一切展商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预约网络视频或电话会议时,也是基本以境外参展商的所在时区为主,“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挑战,需要克服时区的限制。”

七届进博会下来,张尔嘉从菜鸟成长为主管。

“招展方面,我们总结归纳并创新拓展了许多新路径:从传统的线上招展宣传,到走出去举办多国的海外招展路演;通过行业商协会、行业领军企业等重要单位作为引荐抓手,织密合作网;还有就是以会带展吸引更多展商加入进博会大家庭等。”张尔嘉总结了一些招展招商的经验,“从沟通角度出发,需要充分调研企业情况并听取参展商的参展诉求。”

从第一届到第七届,张尔嘉明显感觉到展商们对于进博会态度的变化。

“他们原本以为只是6天的展期,没想到我们的各种服务和活动,贯穿了一整年,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了6+365带来的溢出效应。”张尔嘉说,老展商通过贯穿全年的增值服务,认可了进博会强大的体系,而且各种活动“一年比一年多”。新客户则从路演到圆桌论坛,感受到进博会所有时间段的相关主题活动。

今年,针对进博会,推出了一系列入境便利化举措,这其中,也包含了张尔嘉和伙伴们的努力。“我们每年都会收集展商的建议需求,归纳总结后再跟相关职能部门联系,我们跟海关、外事部门沟通后,他们先后推出了通关便利化、入境手续简化等一系列措施。”

进入进博会倒计时100天后,进博人将收尾本届进博会整体招展,工作重心转移至招商和展务工作。

“目前,国内多地招商路演或供需对接活动已如火如荼开展,我们将配合邀请更多有意拓展市场渠道的参展商携展品亮相活动,并向当地商务厅和地方交易团做好展区宣介。”接下来,就要忙着归纳梳理各项展务工作节点,定期通知展商提醒进度。持续与参展商跟进展期的新品发布、新闻宣传和全球高管来华参展等相关工作,配合做好高质量的展会服务。

现阶段,张尔嘉一天的主要工作包括:参展商答疑解惑、展务进度跟进、宣发素材征集、配合招商活动等等。“我希望自己能肩负起进博人的使命,不断完善个人工作能力、提高国际视野、学习前沿知识,使每一份期待都掷地有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