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服务热线|居民抱怨,游客遗憾,管理者无奈,甜爱路留言墙应该怎么管?
2024-07-31 青年

甜爱路的留言墙。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摄

近日,沪上“网红”打卡点甜爱路部分墙面粉刷一新的同时又加装了一层木板网格,防止游客无序地乱写乱画——是这些墙体在几年时间里被粉刷过五六遍之后的又一无奈之举。然而,类似“甜爱路上到底能不能涂鸦”“涂鸦的场景和空间是不是能满足青年人需求”的讨论,始终伴随着一茬又一茬的游客发酵着。在暑期出游的高峰时段,青年报记者多次前往甜爱路,试图厘清游客以及城市管理者之间,“怎样轻松地涂鸦”与“怎样更好地管理”的问题。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循环往复的整改:

居民抱怨墙影响市容

“你看看,实在没办法了才设置这个透明板,不然墙上又被写得不成样子。”上周一位买菜回家的上海爷叔路过甜爱路时,指着涂鸦墙对同行的大爷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对方笑着回应说,“年轻人嘛”。

记者抬眼望去,甜爱路两边墙上写满了往来游客留下的笔迹。两位女大学生走走停停,一边在满是涂鸦的墙面前摆好姿势拍照,一边浏览着墙上的涂鸦内容。记者跟随他们走近处看,发现上面大多是正向积极的语言表达,其中不仅有情侣之间的表白、同学之间的祝福、粉丝对自家明星表达的爱意及其主演电影和演唱会的推送,还有对祖国的祝愿以及祈祷世界和平这种更广阔的愿景。

涂鸦艺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来自大众文化。1972年,涂鸦艺术家联盟成立后,涂鸦真正被视为一种合法艺术,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但不同于传统涂鸦艺术的喷漆墙绘,甜爱路满墙的涂鸦由于是游客们用水笔和马克笔书写的文字内容,看上去显得杂乱无章。“这里一直遭到附近居民的投诉。”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牛主任告诉青年报记者。

甜爱路如何管理?如何引导游客文明涂鸦?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一直都在试图解决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

为了避免游客乱写乱画,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和四川北路街道办事处采取过诸多举措。2016年,虹口区文旅局曾邀请涂鸦艺术家在甜爱路绘制巨幅墙画,其初衷在于改变乱涂乱画现象。

此后,街道部分墙面前又安置透明板和留言墙专供游客涂鸦。不过,透明板和留言墙的空白处很快被涂鸦占满。据阿姨奶茶店老板回忆,自2021年底开店至现在,涂鸦每半年清除一次。透明板也换过一次。“这些墙可能粉刷过五六遍了。”年过半百的施工人员汤大叔回忆着近年来的工作,今年5月份他和工友接到街道安排的任务,开始了新一轮的粉刷工作,一周前又开始在粉刷的墙面外安装木板。

“安装木板是为了防止游客在墙上乱涂乱画,安了这个之后就写不起来了。”汤大叔给记者介绍安装木板的作用,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完工后的效果。

不过在他们此前刚安装好不久的木板上,又有了游客涂鸦的痕迹。

溢满屏幕的涂鸦:

游客遗憾空白地太少

从外地特地过来打卡的詹同学向记者展示了自媒体博主“奶油虎虎”发布的一则关于甜爱路的视频。该视频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已超3万。他认为甜爱路的涂鸦墙是吸引他的原因之一。赶来之后,他发现满屏的墙差不多都写满了,于是在众多涂鸦中找到了一小块空白地方,写下了自己的心愿。

“原本我们也打算写,但是刚才有一个大爷提醒我们这里不让乱写,说周围全是摄像头。”周同学和朋友两人都是从外地过来的大学生,她们来这主要是想看看大家都写了什么,然后也想写点什么。

虽然刚刚的提醒让她们高抬贵手,但同时也让她们产生了困惑。“墙上这么多字,应该是可以写,但是别人又不让写,我们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写。”周同学表示。

实际上,四川北路街道办明文规定游客不能在墙上涂鸦的标识牌和广播内容,但并未起到警示效果。

记者发现,甜爱路商铺一侧设有“严禁乱涂乱画,注意文明素养”的标识牌,路上还安置有“欢迎您拍照留念,但此处禁止涂鸦”的广播提醒。“另一侧墙面由于涉及相关房屋产权并未设置。”四川北路街道办公室工作人员说。

然而,大部分游客都表示并不知道这里禁止涂鸦。“没有注意到禁止标识和广播提示。我也是从网上看到这里可以打卡,看到墙上这么多涂鸦便以为可以涂。”冯先生手上转动着在隔壁奶茶店买的马克笔。笔是在隔壁奶茶店买的,老板告诉他可以在墙上写字。他试图解释自己刚才在透明板上写字的行为。

除了亚克力透明板,甜爱路一侧还设置了特定范围的留言区域。道路中间路段提供了两至三块“甜爱留言墙”,供游客涂写使用。但冯先生表示,上海外地游客流量较大,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来此打卡的人也不少,希望留言墙更多一点。

除了来此打卡的普通游客,涂鸦墙还吸引了薛之谦、成毅、王俊凯、虞书欣等不少明星的粉丝前来打卡。薛之谦粉丝甚至将甜爱路称为“一条属于谦友的路”。涂鸦墙上的“薛之谦”和“成毅”相比其他内容的确显得更加醒目。

严同学和女朋友都是妥妥的“谦粉”,两人趁着暑假来甜爱路上闲逛,他们没有在墙上涂写的打算,但都不希望这些涂鸦被粉刷掉。“自己不会在上面写,但喜欢看别人写的内容。上面有很多有意思的内容。还有很多粉丝追星的话语。这可以吸引部分粉丝游客来此打卡。如果涂鸦全部被粉刷掉,那甜爱路和其他路还有什么区别呢。”

 [官方回应] 

多次粉刷是无奈之举    

“我们街道是不鼓励随意涂鸦的。但是游客之间口口相传形成了一种打卡氛围,所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我们便设计安装了几块留言墙。”四川北路街道工作人员说。

“但周末人流量比较大,一般一个礼拜涂鸦墙上就写满了。当涂不下的时候,有的游客还会涂在我们要求涂鸦的范围之外。对此我们也很无奈。”

“为了美化街道环境,基本上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好几次墙面粉刷。亚克力板和留言墙涂满之后,我们也会安排人定期清洗,时间长了板子有磨损,我们要及时更换。”街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他们的工作内容及其难度,“不仅如此,我们每天还会派人巡查,确保涂鸦墙上没有留下不当内容。”

这次施工,街道没有增设透明板和留言墙,而是选择粉刷部分墙面并加装木板。对此,街道人员解释,“游客大部分的涂鸦内容还比较规范,但有时会出现辱骂、不雅等违规内容。我们很难去及时辨别涂鸦内容的规范性,而且清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这次施工时希望减少这样的涂鸦内容。”

而对于游客涂鸦的诉求,街道人员也积极表示会向领导反映,希望解决和平衡这一问题。

 [记者手记] 

抱怨、遗憾与无奈,不应难以调和

涂鸦本身是对传统审美的颠覆。青年正是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换言之,涂鸦是年轻人的群体表达,背后反映的是一种群像。它的意义和价值远大于它所呈现的审美价值。

作为城市的基层管理者,街道办事处面临的两难处境在于,他们既要为维护市容作出努力,也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优的服务。而当游客立场与市民立场难以调和时,他们便需要积极寻求最佳解决办法。一个城市的空间景观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的生活交往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没有涂鸦墙,甜爱路或许更加美观、更加宁静,但对于城市和城市的居民而言,人与人、人与景之间建构的各式交往关系才是维系城市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到甜爱路涂鸦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旅游打卡的选择,也维护着上海这座城市与游客之间的友好交往关系,为市民所在的上海塑造更为包容的城市形象。因此,对于涂鸦,我们理应秉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为游客创造更丰富的创作空间。

青年报见习记者 朱彬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