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小众小情怀,小格子藏着大梦想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文、图
这个暑假,“中国小比例车迷年展”在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如期而至,16个展柜被精心布置,法拉利499P、保时捷Turbo、福特猎鹰XR8……精彩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独特的展陈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个个小格子里,不仅装载着一辆辆不同比例的汽车模型,更承载着一个个追风少年的汽车梦想。
用静态车模再现动感故事
“争先恐后,尽显英雄本色!”这张标语海报在杨钧杰的展柜中格外抢眼,而那一年,他还只是个3岁的孩子。“那是2005别克V8国际超级房车赛中国大奖赛。”杨钧杰满怀深情地介绍道,“作为V8房车赛首次在大洋洲以外举办的重要赛事,中澳两国的相关合作方都对此格外重视。上海通用首次赞助了这场汽车赛事,并特别引进了HSV原装套件版本的荣御豪华运动概念车。这款车型在日后正式上市为3.6豪华运动版,限量发行仅100台。霍顿车队方面也将一台赛车特别更换为别克和上汽赞助的版本。”
说着,他轻轻拿起其中一辆1:18比例的霍顿官方车队VZ准将V8赛车车模,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V8中国大奖赛共设3场比赛,总得分最高的车手将赢得整站总冠军的荣耀。托德·凯利凭借两场第一名和一场第三名的优异表现,以2分的微弱优势加冕了第一届,也是唯一一届V8中国站总冠军的桂冠,同时也为霍顿车队带来了第五十站胜利的辉煌时刻。”
在每一辆车模的旁边,杨钧杰都细心地将它们的渊源一一罗列,通过这几辆最具代表性的车模,串联起了19年前那场在家门口举办的赛车盛事。其中,上海通用原厂1:18别克凯越HRV运动改装版车模尤为引人注目。它见证了V8中国大奖赛决赛的盛况:2005年6月12日,上海通用选拔出的员工及经销商代表,驾驶着34辆色彩艳丽的别克君威和别克凯越HRV赛车改装版,搭载着众多来自国内体育界、文艺界和商界的名人,组成了一支壮观的巡游车队绕场献礼,充分展示了别克汽车动感十足的文化特色。
而另一款Biante 1:64比例的上海通用汽车别克之队霍顿VZ准将V8赛车车模,则承载着一段别样的故事。为了给V8中国站造势,HSV经销商车队提前一站将年仅22岁的小将——托德·凯利的弟弟里克·凯利的战车精心打造为别克车队战车,车身贴上了别克和上汽的赞助商拉花。然而,遗憾的是,尽管有着主场之利,这样的特别装扮却并未能带来预期的效果,最终因两场退赛而排名垫底。尽管如此,这些静态的车模却生动地再现了那段动感的故事,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重新回到了那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杨钧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己从中学时起就对车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收集。如今,他的藏品已经多达3000多辆,其中以澳系车模最具特色,引人入胜。由于数量庞大,他不得不在外高桥租下了一个仓库来专门存放这些珍贵的收藏。“今年,我从悉尼大学毕业了,回国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此次展览的策展工作中。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次展览不仅让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整理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接下来,我计划对所有的收藏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分类,希望有朝一日能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迷你车模博物馆,让更多人了解和分享赛车文化的独特魅力。”杨钧杰说。
让车模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今年,17岁的陈彦舟已经是第二次参展了。为了这次展览,远在爱尔兰留学的他早早地就开始筹备——展柜里,那些与车模相呼应的真车街拍照,都是他从数千张库存中精心挑选而出的。收藏车模三年来,他养成了一个习惯:先在街头巷尾捕捉那些令他心动的车辆,然后按图索骥,去寻找它们对应的车模。这些街拍照跨越了十多个不同城市,既有壮阔的全景,也有细腻的特写,它们仿佛打破了小格子的界限,给人以无限延伸的视觉享受,令人耳目一新。
“我平时热衷于收藏上世纪各种老车的车模,今年我的展柜主题是‘法拉利’,一共展出了十辆车模。”陈彦舟介绍道,“你瞧,柜子中间的位置摆放着的是2023年和2024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车——499P,这是法拉利时隔58年再次夺冠的车型,由汽车模型传奇品牌BBR精心打造。而本次展览的亮点,我认为是那三台由德国模型品牌CMC出品的法拉利250系列车模。这个品牌的模型堪称1:18合金全开做工的巅峰之作,每台模型都由超过1000个零件组成,耗时30小时的手工制作使得车身的每一个细节都精致无比。”
“玩车模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把那些我们遥不可及的梦想之车变为现实,把那些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车型缩小几十倍,放在手掌上慢慢欣赏。”陈彦舟继续说道,“三年的时间里,我收藏的大比例模型有几十台,小比例模型则达到了300台左右。大比例模型主要以上世纪的经典车型为主,而小比例模型则是我根据个人喜好挑选的。”
陈彦舟还告诉记者,在国内的时候,他经常会去一家名叫“黑皮咖啡”的咖啡馆,与同样热爱车模的朋友一起交流、切磋技艺。那里每周都会举办车模市集活动,氛围十分浓厚。然而,自从去年来到爱尔兰开启留学生涯后,他发现虽然这里的车模收藏氛围没有国内那么浓厚,但各种老车聚会却非常活跃。于是,在今年5月的时候,他带上了几辆有实车参展的车模:法拉利恩佐、2017款福特GT以及保时捷964 Turbo前去观展。
“在聚会上,琳琅满目的老车让人目不暇接,其中甚至有不少已经绝版的车型。”陈彦舟回忆道,“当我将自己收藏的车模送到同款车车主的手中时,他们都非常惊喜,并兴奋地与我这个陌生人分享起了自己和爱车之间的故事。他们还邀请我上车体验了一把,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通过交流,我发现他们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让我意识到,收藏车模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它更成为了一种文化交流的纽带。”
从收集车模到制作沙盘
“我算是这次参展者中年龄较大的了。自从大学毕业后,我才真正开始收藏车模,所以,再过几年,这些年轻朋友的藏品恐怕就要超过我的了。”90后小伙焦易麟笑着说道。此次,他亲手制作了复刻“古德伍德赛车节”的沙盘,作品惟妙惟肖,深受欢迎。“‘古德伍德赛车节’是全球最具声望的汽车盛会之一,举办时间恰好与我们展览开幕时间重合,于是,我决定展现一下其中爬山赛发车点的场景。”
焦易麟向记者透露,这款沙盘耗费了他一个半月的心血。自第一届“中国小比例车迷年展”举办以来,他每年都会打造一款不同主题的沙盘,技艺也从生疏渐入佳境,不断自学、进阶。“你看,看台底座采用的是4毫米厚的雪弗板,我将它们垒成台阶状,精心镶嵌进底座。其中成本最高的部分,莫过于那些座椅了。我采用了1:76比例的沙盘场景椅子,锯断椅子腿后,喷漆喷成绿色再黏贴上去,前前后后消耗了近60只椅子才完成。”谈及制作过程,焦易麟如数家珍。为追求更逼真的效果,他还首次尝试使用布料制作雨棚细节,底座也用布料包裹,力求还原真实看台的布料质感,“我使用ABS胶棒黏贴制作雨棚的骨架及围栏,再喷涂上金属灰色。布料剪裁时边缘比较毛糙,只能用打火机修整,虽然效果不太理想,但最终还是成功组合。我还安装了两个LED灯珠在探照灯模型中,作为整个看台的光源部分。”
焦易麟表示,由于沙盘场景都是根据照片资料设计,最难的部分在于比例的把控,如何不失真成为关键:“比如这次横跨赛道桥的制作,也是‘古德伍德赛车节’中一个标志性元素。考虑到展示柜尺寸,我只能截取其中三分之二来制作。天桥顶部用透明纱网覆盖,以还原质感,不过还是显得过于通透了,但也算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过去,焦易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最多的是自己的车模,如今,他也开始撰写制作沙盘的秘籍,供同好者参考。他告诉记者,欣赏车模和制作沙盘已成为他最好的解压方式,每当全身心投入其中时,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我的收藏以火柴盒合金车模为主,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中国出品的车模越来越多,国产车的车模也越来越受年轻人欢迎。接下来,我将把重点转移到制作沙盘上,用一个个不同的场景,讲述汽车工业、文化发展的故事。”
== 链接 ==
“还记得自己的第一辆小车吗?那份最初把玩的乐趣,是否还历历在目?或是对车的兴趣,曾在不经意间悄然展露?”这是此次展览首个展柜的引言,它的主人是高二男生马天启。尽管他的藏龄仅两年,展出的风火轮或许不是最惊艳的,却深刻道出了所有车模爱好者的心路历程与收藏轨迹。马天启向记者表示,他希望通过这个小小的柜子,能让大家重拾最初玩小车的那份纯真快乐。
“中国小比例车迷年展”的总策划颜士杰告诉记者,这正是将这个展柜置于如此重要位置的原因。
据悉,今年已是“中国小比例车迷年展”举办的第七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和年轻人在此感受到了小车模型的独特魅力,并窥见了它们背后的故事。颜士杰介绍道:“年轻化是今年展览的显著特点之一,参展者的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他们收藏的车模质量上乘,且每个人都富有创意和想法。因此,许多资深玩家主动退居幕后,将舞台留给年轻人,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获得认同,并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展览的第二个特点是科普性和知识性更强。许多展柜都配备了详细的文字说明和相关周边元素,为参观者提供了更加完整和丰富的体验。”
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文、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