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暑期实践大学生和年轻干部献上“金点子”助力新城建设
2024-08-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这个夏天,在奉贤区金汇镇参与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和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创新的思维,结合自身工作所见所思所想,围绕金汇镇建设和奉贤新城建设提出了不少建议和想法,在这个火热的夏天,用他们的青春热力献上了系列助力有创意又有实用价值的助力新城建设“金点子”。

暑期实践大学生聚焦

交通出行、老年关怀、运动健身

奉贤区金汇镇的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奉浦快线在金汇设立了多个站点,给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暑期实践大学生(团委) 陆祯杰发现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建议解决居民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觉得在镇域内点到点的出行上还有所欠缺,建议在交通规划上合理地增设路线与排班,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暑期实践大学生(金汇村)王仕熠则注意到金汇镇的老年人口占比较多,维护老年人安全在为老服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他建议建立更完备的老年人安全保障机制:“可以加强建设针对老年人的安全保障设施,建立紧急救援机制,为老年人提供及时的救援服务,在社区、养老院等场所设置紧急呼叫按钮或安装一键报警系统,也可以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慢性病。”

此外,随着奉贤新城建设提速,金汇镇人口导入速度也随之逐年增加,而运动健身也成为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暑期实践大学生(安环专班)周运建议推进社区体育运动场地和健身设施建设,在社区或附近公园增设更多功能性强的运动场地和健身设备。让在家门口锻炼身体更加便捷,运动健身的氛围更加浓厚。

镇里的年轻干部关注

步行友好、就医难题、安全管理

为提升新城生活体验,提升沿街业态人流量,同时在城市建设中显现奉贤特色、体现城市温度、展现人文关怀,金汇镇年轻干部(纪委)芮夏建议在新城范围内建设“步行友好城区”。增设便捷饮水点,参考国外常见的街头饮水机样式,提供免费、卫生、便捷的净化水。

同时,在座椅边设置USB充电设施,缓解市民步行时的“电量焦虑”。另外,在高温天设置水雾喷淋设施,降低体感温度,提升市民出行意愿。还需要增设公共厕所、无障碍设施数量,确保各类人群无忧步行。

同样,金汇镇年轻干部(新金汇城建公司)徐辉也对九棵树东侧中央森林开发提出建议,可以设计合理的步道系统,如木质栈道、砖石小径等,方便市民行走,又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步道的宽度和坡度应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儿童和残障人士。设置休息区域,配备舒适的长椅、亭子或遮阳设施,让市民在散步途中有休息的地方。增添一些景观元素,比如小型的瀑布、溪流、湖泊等水景,增加森林的灵动性和观赏性。考虑建设儿童游乐区,配备简单的游乐设施,让孩子们也能在森林中尽情玩耍。

金汇镇年轻干部(经济中心)顾佳薇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由于医疗资源等侧重明显倾向奉贤新城,对于老城区的居民,特别老年人,距离相对较远存在就医不方便的情况,她建议考虑设置部分班车定时定点接送,缓解老城区老年人就医问题。

老年人需要就医,年轻人更需要多多参与运动。金汇镇年轻干部(社事办)张倩雯表示,现在年轻人天热了躲在家,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建议多开展体育赛事活动吸引青年参与。整合资源,多方联动,广泛合作,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参与社会机制。比如通过团委的大学生暑期实践,认识社会,制定“青少年体育游学路线”,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体育健身需求。

此外,金汇镇年轻干部(党群办 宣传)沈佳菁 建议推动电瓶车充电桩、充换电柜智能化建设,在企事业单位、老旧小区等条件允许的辖区安装换电柜,以此解决电瓶车充电桩供不应求的问题。同时,与属地城运中心联网,将监控、安防、消防预警装置以及管理平台连通贯穿,打造“观、管、防”一体化闭环系统,形成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电动自行车充电、换电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视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