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神仙”友情让五环熠熠生辉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全红婵和陈芋汐包揽了女子十米跳台的金银牌,说这是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稳的一块金牌也不为过,她们之间只差了不到5分,却断崖式地领先其他选手50分。
有人用“一时瑜亮”形容全红婵和陈芋汐,但其实“绝代双骄”更贴切。陈芋汐在这个奥运周期也非常出色,世界杯三连冠的战绩很辉煌,她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尊重。
全红婵夺金的那一刻,陈芋汐茫然若失中带着复杂的眼神是真切的,而她与全红婵之间的友情同样真切。彼此心中都有“她”。
赛后媒体向全红婵赠送毛绒玩具,全红婵接过后第一句就是“这是乐姐喜欢的”,在得知陈芋汐也收到了同样的礼物后,才高兴地说:“这样公平一些。”其实全红婵并不擅长面对媒体,但每次只要站在陈芋汐身边,胆子也就壮了不少,气氛也活跃起来了。
彼此依靠、彼此竞争、彼此促进,恰恰是她们的良好状态。全红婵不承认自己是天才少女,她更相信苦练,也正因为有陈芋汐的存在,激发出了她更大的潜能。她们都突破了身体发育带来的困境,她们也都在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造就了对其他选手断崖式的领先。
当被问及单人跳水和双人跳水哪个压力更大时,全红婵的回答是单人,“因为双人跳水有陈芋汐的陪伴”。陈芋汐的回答是双人,“因为单人跳水有全红婵托底”。读懂了这两个回答,也许更能理解她们之间的“神仙”友情。
国际奥委会的官媒昨天发布了一张羽毛球女单颁奖的照片,其中何冰娇一手握银牌,一手拿着西班牙徽章的镜头感动了无数人。之前的半决赛中,西班牙名将马林不幸受伤退赛,但何冰娇并没有忘了这位可敬的对手,一枚小小的徽章代表着何冰娇将对手的愿望一并带上了领奖台。这一幕也让马林非常感动,她将其称作自己受到的支持中最可爱的举动之一,“我会永远感激她。”正如国际奥委会的配文所写,“这就是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意义。”
竞技场上当仁不让,但场外中国运动员用他们善意的举动诠释着“温良恭俭”的传统美德。张雨霏与池江璃花子的友情从杭州亚运穿梭到了巴黎奥运,尽管这一次她们都没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却丝毫不会妨碍她们友谊的成色。池江止步百米蝶泳半决赛后,张雨霏与她交换徽章,并把自己心爱的熊猫花花赠予对方,未来的日子里她们将继续互相竞争,互相鼓励。
获得网球混双银牌的张之臻,在男单比赛的首轮就遗憾出局,而他的对手正是本赛季的双打搭档马哈奇,他俩曾携手闯入澳网四强和法网八强。这场对决张之臻身体不适,赛后马哈奇不仅关心地询问张之臻的身体状况,还约定本赛季继续合作,力争冲击年终总决赛。也许那一刻的关怀也给了张之臻更强的动力,他在之后的混双与搭档一路杀进了决赛。
柔道男子73公斤级的决赛异常激烈,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本杰明将世界第一的阿塞拜疆名将海达罗夫逼入金分赛,并苦苦支撑了将近10分钟才落败。已经筋疲力尽的俩人赛后紧紧相拥,海达罗夫在本杰明的额头深深一吻,他表示亲吻额头是最高的敬意,自己永远会记得这场超长的对决。
征战巴黎奥运会期间,日本男排的教练席上一直放着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去年因病去世的藤井直伸,虽然斯人已逝,但依旧陪伴着队友们一起奋斗,即便告别了奥运赛场,这份鼓励也会永远伴随着全队。
中国游泳队突破性地拿下男子4×100米混合泳冠军,携手登上领奖台时,潘展乐硬要与队友孙佳俊十指相扣,孙佳俊小小“挣扎”了一下还是顺从了,这一幕不仅逗笑了广大网友,也让大伙感受到那份青春无邪的友谊。
无论是队友还是对手,友谊将彼此紧紧地扣在一起,传递温情,传递鼓励,传递力量。
两位当今成就最高的网球男子单打选手,德约科维奇与纳达尔,生涯中的第60次对决在罗兰加洛斯的奥运赛场上演,这也是18年前两人第一次交手的地方,两位传奇球手赛后紧紧握手,永远惺惺相惜,德约祝福纳豆:“你打得越多,对网球的意义就越大。”
另一对传奇球手也在巴黎奥运留下了永恒的瞬间,7次参加奥运的波尔在奥运村与马龙合影。从刘国梁、孔令辉开始,这位德国乒乓名将生涯对决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选手,他还曾与马龙组队双打,书写“马可波罗”组合的佳话。如今波尔感叹,自己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少年,但中国永远是自己第二个家。时间能带走青春,却冲不淡彼此的情谊,老兵退役,而友情不会凋零。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是一句空话。比赛如战鼓,让人瞬间血脉偾张,而友谊似风铃,悠长的温存回味无穷,也许伴随一生。五环因为体育竞技将大家连在了一起,更因为友谊变得密不可分。
沙托鲁射击中心的新闻工作间里,有一张用十几种语言写满“加油”的海报,它是由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记者共同完成的作品,展现着五环之下“更团结”的理念。手中那枚小小的西班牙徽章,跳水池边的熊抱,领奖台上紧扣的十指,教练席上那张端正的照片,额头那深深的一吻,还有那张传奇的合影,这一幕幕“神仙友情”都让五环熠熠生辉,让奥运精神温暖人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