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养老、托育、就业,黄浦区1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集体发布
2024-08-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除署名外)

8月13日下午,黄浦区2024年“政府开放月”主题活动暨“为民办实事 助企促发展”公众面对面活动在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上,区民政局、教育局、人社局发布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进展情况。围绕养老、托育、就业等群众关心关切领域,先后推出14项具有黄浦特色的便民利民举措,发布社区长者食堂地图、15分钟社区就业服务站地图、10分钟托育服务地图。

记者发现,此次为民实事中,养老服务方面,聚焦完善公共服务,一批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已在黄浦落地惠民,目前已新增社区长者食堂5家,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智能水表安全检测服务684户,实现标准化菜市场的智慧化升级3家,建成口袋公园2个,古城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打造“儿童友好城区阅读新空间”6个,建设改善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50间,培训持证应急救护员2282名。

围绕黄浦区域特点,一批黄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在加紧推进中。今年以来,复兴中路565弄等“两旧”改造项目高比例生效,完成各类老旧住房综合修缮14.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401户,为50个小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189户,新增“宝宝屋”5个、普惠性托育服务点8个,开展免费科学育儿指导专场活动133场,建成社区“云诊室”7个,举办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10场。

受访者提供

老年助餐服务也是黄浦区“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桌边”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区民政局逐步建立起区级老年助餐运作架构,依托区属企业、各街道及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的力量,不断完善为老助餐服务运作模式,积极搭建多类型、广覆盖的“三位一体”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全区现有1家配餐中心、11家社区长者食堂、46个助餐点、31家老字号长者餐厅等共89处四种型态的助餐服务场所,基本建立配餐中心保基本、社区食堂为补充、市场资源齐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黄浦“中央厨房统一配餐+社区长者食堂+老字号长者餐厅”三位一体的为老助餐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老助餐平均每日供客数达到8700余客。

受访者提供

黄浦区人社局因地制宜、分级分类,通过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域、贯穿全程、多元创新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对于标准站点建设,对标本市“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要求,精准锁定重点人群多、就业帮扶需求大的片区,依托现有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各类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内部共享空间,嵌入式设立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区十个街道标准站点全覆盖。对于特色站点打造,结合黄浦楼宇经济的特点,拓展在人流密集区域、产业集聚区域,CBD区域等,利用楼宇党群服务站、企业共享空间等设置一批就业驿站、零工市场特色站点,首批12个特色站点就业服务已入驻外滩、南京路、淮海路、豫园等商区园区楼宇。将标准化与特色化的就业服务站点串联成珠,织密高效便捷就业服务网,2024年1-7月,各站点开展就业服务活动108场,惠及12.3万人次。

面对面活动中,区市场监管局解读“无事不扰、无处不在”新型监管模式政策,为全市首个集成“规范行政检查、强化行政指导、开展效能评估”的精准高效协同监管实施办法,推动将监管执法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和干扰降到最低,是黄浦区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活动现场,邀请企业代表讲述新型监管模式政策实施后的感受评价,同时邀请营商环境体验官代表分享黄浦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切身体验。

黄浦区相关领导向首批黄浦区政府开放活动观察员颁发《2024年黄浦区“政府开放月”活动直通卡》。2024年,黄浦区首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政府开放活动观察员”,征集开始以来,收到了市民群众的积极响应,经过前期的充分沟通和对接,共12位市民代表成为了首批观察员。观察员凭直通卡可以在政府开放月系列活动中,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对活动全程进行参与、感受、观察、评价。

今年8月,黄浦区聚焦“为民办实事 助企促发展”主题,推出系列政府开放活动超35场:20余场民生服务主题活动,覆盖教育、体育、文旅、医疗、养老、生态等领域,邀请市民走进政府工作,体验便民服务,感受政府听民意、集民智、汇民力的切实举措;15场营商环境主题的政府开放活动,聚焦企业感受度和满意度提升,邀请企业直达政策前沿、共商共议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