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浦东区委为网络作家提供成长平台,扩大“两企三新”青年朋友圈
2024-08-16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2024年第20届上海书展如火如荼,七猫签约作家吴峥韬(网名“盛不世”)这几日有点小忙,现身书展为七猫拉人气,也为自己的实体书宣传走上台前。作为网络文学圈里小有名气的95后作家,吴峥韬通过团浦东区委搭建的新兴青年群体“筑梦计划”,也在浦东这方舞台得到了资源助力。

成为浦东新区新兴领域青年联盟的一员,吴峥韬终于有了更多底气来面对“网络作家”这一身份,也意识到职业的价值感,在网络世界敲出的每一个字都要掷地有声,同时还要谨言慎行。

  思想引领中迸发出新的创作能量  

近年来,为了更好引领凝聚、组织动员、联系服务新兴青年群体,团浦东区委紧扣时代变化,以“找得到、联系紧、服务实、引导好”为目标,深入实施,把握新时代、新青年、新组织的特征,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整合社会各方资源,通过思想引领、阵地打造、关注需求、重视关爱等方式,为新兴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提供平台与助力,引导其成为社会治理“新”力量。

针对新兴青年流动性强、普遍年轻化的特点,团浦东区委探索强化团组织的有效覆盖。一方面,重点聚焦网络作家、编剧等新兴青年群体,积极对接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七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调研走访、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网络作家、编剧等新兴青年群体的基本情况、发展状况、思想动态及实际需求,形成《浦东新区新兴青年群体调研报告》。另一方面,遴选网络作家、自媒体写手等17类26名新兴青年群体代表,成立浦东新区新兴领域青年联盟,为新兴青年群体搭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枢纽型平台。

在加强纽带联系的过程中,团浦东区委一直坚持用好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学习平台资源,举办“青马工程”社会组织班、“青社学堂”新兴青年群体骨干培训班、“青年英才营—在线新经济主题班”“头条·青年”新媒体训练营等多元化培训,通过主题讲座、红色寻访、实地调研、融合工作坊等形式,共培育“两企三新”青年500余名,引导“两企三新”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通过团区委不定期开展的各类学习和活动,加强思想引领,吴峥韬更坚定了网络创作的信心。“我想让更多人知道,网络文学不再是过去那种只有轻浮和‘无法无天’,也能充满勇气和闪耀的人类光辉。言情小说里可以有人间大爱,玄幻小说里同样心系苍生,让这个社会存在更多充满阳光与幻想的回响,让网络文学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小步。”

  科学助力中提供进阶的有效途径  

同时,团区委为“两企三新”青年人物典型搭建展示平台,开展20余场社创星秀场,展示其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启迪与感受,树立典型榜样。围绕“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社区达人养成”等内容,为网络作家青年群体定制专题培训,在职业规划、生活需求等方面满足青年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进阶成长的有效途径。

95后自媒体从业者、网络作家、动画导演金磊,身兼编剧、网络写手等多职,也是浦东新区新兴领域青年联盟的受益人。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通过青年联盟,他认识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代表,同时也认识了许多互联网平台相关的负责人,不但拓宽了人脉,也了解到最新的相关政策支持,对未来个人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浦东共青团聚焦新兴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时常举办交流研讨会,为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学习提供了机会,从一名网络作家的角度出发,可以认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优秀同龄人,倾听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的故事、成长和收获,也不失为一种素材的积累。”他坦言道。

阅文签约网络作者张煦刚,本身是东方航空的一名机务人员,借助联盟平台,不但找到了组织,也让自己在写作方面的特长找到了更大的舞台。他说:“团区委对于青年网络作家一直秉持支持鼓励的态度,大力推荐我加入区、市两级青联,能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更多优秀的人,而不是过去那样‘闭门造车,也改变了以往人们对网络小说比较‘低俗’的看法。其实,网络小说创作是需要一些专业素材支持的,而通过浦东新区新兴领域青年联盟的一些活动,不但扩大了大家的社交圈,打破行业壁垒,也在不同群体中汲取到新的灵感,未来更能写出有意思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通过调研走访、集中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团浦东区委积极联系阅文、七猫、叮咚买菜、喜马拉雅等重点新兴企业,目前已与5000余名“两企三新”青年建立联系。以“千联万聚常引”项目为载体,找到、联系、凝聚一批“两企三新”青年群体,建立近百人浦东新区“两企三新”青年人才库,并从中推选15人加入团中央“两企三新”青年人才库。同时,以区青联换届为契机,设立社会组织及新兴领域界别,推荐20名“两企三新”优秀青年代表成为浦东青联委员,并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扩大“两企三新”青年“朋友圈”。

下一步,团浦东区委还将进一步加强“两企三新”青年群体的团组织建设,不断充实浦东新兴领域青年联盟力量,积极开展浦东新区“两企三新”青年现状及服务路径专题调研,重点关注网络作家群体,为其提供更多可感可知、可达可得的服务保障。同时,聚焦素质提升、宜居安居、关心关爱三个方面,为“两企三新”青年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持续赋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