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全国展演,让上音著名的校园开放走向纵深
高质量校园开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在上音教学楼门前广场上,一起弹着电吉他唱完半首Beyond乐队的《真的爱你》后,来自广东江门的两位8岁小男孩李润铖、陈健灏,激动地冲天比了个“耶”,“上音太好了,我们以后就要考来这里!”8月17日-19日,2024“因乐而美”首届上海音乐学院美育教育展演季全国总展演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包括这对“小小组合”在内的数百名青少年,经选拔后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在这个舞台同圆“上音梦”。
1927年,蔡元培和萧友梅在上海创建国立音乐院时提出的办学使命中,明确写入了“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上音先贤们的梦想,和当下青少年们的“上音梦”,跨越百年时空,交织在这个和梦想一样炽热的上海之夏。上音的校园开放,此前已声名远扬,如今有了越来越多音乐文化内容的加入,这个开放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 相聚在上海,少年同追上音梦 ◆
在历史保护建筑里展演
此次展演为期3天,包括了专场展演、颁奖音乐会、大师讲座、美育讲堂、分众工作坊、百年名校参观等6大活动板块,8月19日,本次全国总展演颁奖音乐会于上音歌剧院歌剧厅压轴登场,来自各组别获奖选手,还与上音附中、本硕博优秀学生一起同台交流,得到了高规格的展示舞台。
3天的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音乐爱好者的高度关注,报名者踊跃。经各地区选拔后,来自不同省市的数百名青少年参与了首次展演活动,包括钢琴、声乐、管弦乐器、民族乐器、流行和打击乐器、团体等6大组别,覆盖了几乎所有主流音乐学习门类。
“我开学就要上高一了。我知道上音很强大,也是我的梦想,但我此前还从来没来过上海,听到老师说了展演的信息,就趁暑假赶紧报了名过来。”15岁的郑宇泽在广东佛山学声乐,他说,以前就知道上音声歌系很强大,通过本次展演、工作坊、讲座和音乐会等活动,切身感受到了上音的深厚底蕴,受益匪浅。
孩子们在美育讲堂感受音乐美好
李润铖、陈健灏是广东江门的一对小哥俩,两人在贺绿汀音乐厅的舞台上展示了电吉他的合奏,并参加了随后的分众工作坊。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系主任罗天琪教授担任流行和打击乐器组评委组长,为小选手们写下了肯定及专业方面需要改进的专家评语。
“我们夫妻俩都在牙买加工作,本来订了20日的机票回国,听说孩子要来上音参加全国总展演,他很爱音乐,上音又是顶尖的音乐学府,我们不想错过亲眼见证他登台的机会,所以马上就改签机票,花了3天,转了4趟飞机赶到了上海,小儿子跟着我们,3天都没能洗澡。”陈健灏的父母风尘仆仆赶来上海,但现场听到电吉他学得不错的大儿子在上音的舞台上和校园内都收获掌声,还在校园内大喊一声“太爽了”,他们觉得无比满足。
颁奖音乐会
不少参加展演的孩子都表示,自己有着“上音梦”。在安徽学钢琴的河南女孩冯诗茹,弹得已经相当不错,此次父母也全员上阵,顺道“考察”。爸爸冯瑞说,这次来上音后,“我们也更坚定了让她走专业路线的路”。演出结束后,他们还将能上的工作坊、大师课,能感受的音乐会、上音以及上音附中的校园氛围,都全程体验一遍。
◆ 满满获得感,“专家门诊”都是干货 ◆
钢琴家江晨在大师讲堂
对于此次的全国总展演,上音精心策划,各学科名师亲自指导,课程内容设计针对性强,全流程“热忱”让很多青少年和陪同的家长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上音投入的师资,不仅有很多在社会教育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教师,还有钢琴系系主任江晨、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系主任罗天琪、管弦系副系主任何也墨等著名音乐家领衔的评委阵容。大师亲自下场指导,给每一位参与展演的青少年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让不少家长惊喜不已,有人评价说“没想到还看上了‘特需门诊’”。
钢琴是此次展演中报名人数最多的门类,江晨教授为选手和家长们带来一堂应用性和吸收度极强的讲座。她在分享自己的学琴经验和故事后,结合选手的现场演奏,就乐谱中的情感表达递进、女生弹琴的力度等具体问题,进行了风趣幽默又切中肯綮的回答,最后还请上音附小、附中、本科的专业钢琴学生示范,两个半小时的大师课,掌声不断。“在上音,我平时指导的是专业水平的钢琴学生,这次来指导全国各地参加展演的业余青少年,我觉得非常亲切。”江晨说,这让她总是想起自己小时候练琴的样子,“我特别期待他们能弹得开心,享受钢琴学习带来的乐趣。”
上音细致的分众工作坊
不少报名者,也正是冲着这些名师而来。17岁的上海女孩杜怡瑾是学声乐的,“马上就高三了,很想考上音”,因为包括上音院长廖昌永教授在内的上音声歌系,明星闪耀。她早早就在期待上音声歌系汪任酩老师的讲座,作为多部声乐教材编撰和翻译者、廖昌永教授教学专家团队成员,汪任酩讲述的《少儿声乐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她来说,非常实用,“很期待能在上音跟汪老师学习”。
名师云集的豪华阵容之外,上音举办的全国总展演,特别重视参与青少年的学习“获得感”。上音没有选择传统“大而全”的展演活动模式,而是通过遴选机制,选择“小而美”“小而精”的模式,更加注重体验感、获得感,通过各板块活动,让每位参与者都有充分的时间展示风采和请教问题。考虑到不少青少年的“上音梦”,在分众工作坊,上音安排了不少本硕博优秀在读学生参与,展演结束后的选手除了可以和名家教授请教专业问题,还可以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分享报考上音的经验,以及在上音的学习和生活细节。
◆ 高质量开放,服务社会的上音百年路 ◆
展演成为上音服务社会的抓手
“全国总展演,我们上音从筹办之初就做好了规划,它应该既是全国音乐学习者、爱好者的展示舞台,也是上音延续‘服务社会’这个百年使命的平台。” 3天的总展演是上音美育教育展演季系列活动中的重磅内容,“因此我们全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力争用高质量展演、高质量校园开放,来完成上音的高质量服务。”
廖昌永院长前不久在做客青年报·青春上海《上海文化TALK》栏目时介绍,上音的6栋历史保护建筑已经全部修缮完毕,开启了上音“校园开放”的新阶段。而此次的全国总展演,几栋历史保护建筑中,老院长楼成为青少年们签到、合影、休息待命的场所,音乐城堡、城市音乐会客厅、专家楼成为专场展演场地,美育楼内的东方乐器博物馆是参观目的地之一,如此众多的历史建筑加入展演接待“套餐”,充分展示了上音的诚意。
来自江苏南通的洪若兮是第一次来上音,但行前她已经自己做好了攻略,看了很多音乐城堡雕花窗的介绍,“这次借展演的机会,我参观了上音校园的历史保护建筑,印象最深的是东方乐器博物馆和音乐城堡,这里充满了艺术气息”。此次展演,她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又得到了“最喜欢的”“非常厉害的”江晨老师的亲自指点,一切都让她觉得“不虚此行”,“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孩子们展演之余参观上音
洪若兮的欣喜,是几乎所有参与学生和家长们的共同感受。近年来,上海音乐学院学科发展神速,学校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继续保持A+,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艺术(音乐)类A+。同时,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上音打破校地围墙,校园开放正越来越便捷、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学科实力和绝美校园深度融合,稳步提升校园开放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上音当下的新课题。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相关要求而启动的首届上音美育教育展演季系列活动,正是上音人在新时代交出的“解题”新思路。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