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上海向寺庙借款100亿”者被批捕,上海警方打掉42个“网络水军”团伙
2024-08-23 上海

新闻发布会现场。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摄

购买“网络水军”有偿刷量炒作服务、随意杜撰不实信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2024年是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专项行动以来,上海公安机关深挖彻查幕后“网络水军”,依法打击造谣传谣违法犯罪行为,累计查处网络谣言案件1000余起,打掉“网络水军”团伙42个,清理网络谣言信息35万余条,关停违法账号3.5万余个,行政处罚相关单位60家次,守护了网络空间的清朗有序。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撰写发布不实帖文

警方全链条捣毁“网络水军”犯罪团伙

当前,一件商品的评论内容及转发、评论、点赞数量,已成为公众衡量其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一些企业为追求流量指标,购买“网络水军”有偿刷量炒作服务,滋生刷量控评乱象,误导消费, 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今年3月,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在工作中发现,张某所开设的上海某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发布虚假正面帖文来沉降负面帖文、美化搜索下拉词等方式违规优化某连锁品牌房屋中介公司负面评论,即在市公安局网安总队的指导下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

该公司对外声称其业务为企业品牌形象优化,实则提供处置虚假帖文信息服务。张某系公司法人代表兼实际经营者,公司由7名员工组成,架构清晰、职责分明,下设运营组、2个对接组及技术组。在获取业务后,运营组负责先期对接,将业务分派至对接组进行操作,技术组提供技术保障。对接组工作人员根据客户需求,聘请文案团队撰写不实文章,交给外包公司利用控制的大量账号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予以发布。

经调查,2022年5月以来,该公司在未获取《互联网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情况下,先后与某生物技术公司、某房屋中介公司、某游轮服务公司等十余个品牌运营方签署品牌网络优化服务协议,并根据品牌方要求,在未实际体验过或接触过相关产品的情况下,组织“写手”黄某撰写虚假正面文字稿150余篇(部分文章由AI生成),交由吴某经营的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微信等互联网平台上批量发布,意图稀释负面舆情、下沉负面帖文,虚增指定产品的影响力、曝光度、好评度、美誉度,涉嫌违法犯罪。

5月7日,专案组分别在本市和河北、浙江、安徽等地集中收网,全链条捣毁由运营公司、写稿人、发稿人组成的“网络水军”团伙11人,现场扣押作案手机30部、电脑11台、相关合同11份,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

目前,张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金山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谈及“网络水军”的危害,相关办案民警告诉记者,互联网是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信息的真实、可信是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基础。“网络水军”犯罪团伙组织网络写手,在没有实际购买、体验、使用等行为的情况下,凭空捏造、撰写发布虚假文案,其内容均非网络用户的真实体验,意图掩盖指定产品负面信息,虚增指定产品影响力、曝光度、好评度,进而错误引导广大消费者,属于传播网络不实信息的行为,侵犯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选择权,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必将受到法律严惩。

拼接图片传播谣言

造谣“上海向寺庙借款100亿”者被批捕

今年7月2日,一条“上海向寺庙借款100亿”的消息引发网上大量传播,经多方调查确认该信息系网民孙某某凭空捏造,目前,孙某某因涉嫌犯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当时,相关部门反映,这纯属子虚乌有之事。上海市委网信办立即进行了辟谣,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即依法立案开展侦查,并于7月3日晚在外省市将编造谣言的犯罪嫌疑人孙某民抓获归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孙某民主要在长三角地区从事各类商贸活动,其在与他人交往中,时常吹嘘自己能够得到“内部消息”,以营造自己“消息灵通”以及“人脉宽广”的人设。

为了让自己的人设更具有可信度,孙某民又学会了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将自己捕风捉影的信息与知名媒体的报头拼接后发给他人,以证实自己消息来源的可靠性。7月1日,孙某民编造了“上海财政紧张向寺庙借款100亿”的内容,并从网上搜索了上海一些寺院的名称,然后使用软件添加“网易”标志制作成谣言图片,通过微信发送给好友,最终造成谣言扩散,形成恶劣社会影响。

目前,犯罪嫌疑人孙某民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青年报记者 陈泳均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