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数百万元的虚拟币不翼而飞?App应用包中被植入“后门”!
2024-08-2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打开虚拟币钱包App想查看一下自己的虚拟币是否增值时,却发现账户中价值数百万元人民币的虚拟币不翼而飞,这竟是有人在他的App应用包中植入“后门”后盗走……

今天,由上海检察机关智联检察研究中心发起,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具体管理的网络检察综合履职品牌“光启X空间”揭牌成立,并发布了这起全国首例非法获取数字钱包私钥案。

2023年3月,刘某某等三人经共谋,以事先在某存放虚拟币钱包的App应用包中植入“后门”的方式,非法获取助记词27622条、他人数字钱包私钥10203条,并据此解析数字钱包地址19487个。经徐汇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2024年4月,刘某等3人因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被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徐汇区检察院网络检察办案团队检察官李婧介绍,“本案系全国首例非法获取数字钱包私钥案,检察机关在办理此类新型网络犯罪案件时,可能会遇到电子数据庞大、链上匿名性、跨域性等办案难点,将相关的证据指控体系、办案经验在平台上记录、分享、辐射,正是空间成立的意义”。

除此之外,徐汇区检察院还发布了包含“杨某某等国内‘顶尖’黑客团伙入侵虚拟币服务器转移虚拟币牟利案”“周某某等人利用虚拟币帮助电诈团伙支付结算的黑灰产案”等一批涉及虚拟货币犯罪的案例。

这类新型网络技术犯罪一直备受关注,据了解,“光启X空间”成立后,将注重对人工智能、大模型、区块链、数字资产等新领域技术法治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探索、建立、完善新型网络犯罪规制的有效路径、制度和机制,旨在打造内容详实、数据丰富、形式创新的新型网络犯罪检察综合履职办案基地,为打击、防范网络犯罪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为网络科技创新提供更高水平法治保障。

据徐汇区检察院网络检察办案团队负责人宋珊珊介绍,近三年来,徐汇区打击惩治虚拟货币犯罪的案件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涉虚拟货币刑事案件的案由看,逐步从侵犯财产罪领域转向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领域。相较于传统犯罪,结伙作案态势明显,伴生的黑灰产呈链条化、产业化,并加速衍变成网络空间犯罪活动“帮凶”,作案手段隐匿化、技术专业化,且涉案金额往往高,动辄数百万元。

针对办案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趋势特点,徐汇区检察院还与徐汇区公安分局会签了《涉刑事诉讼虚拟币处置规范指引》,此举对办理虚拟货币案件中涉及的查询固证、扣押保管、移送处置等全过程、各环节进行了更为细致、明确的规定,为依法处置涉案虚拟货币提供了具体指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