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已到,年轻人如何摆脱换季危“肌” ?皮肤科专家有话说
2024-09-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干燥、紧绷、粗糙、发红……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然而,每逢换季的时候,困扰年轻人的皮肤问题又来了。

9月7日,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导,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和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办的“聚焦皮肤健康,分享护肤秘诀”上海健康大讲堂走进上海外高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杨勤萍主任医师和任捷副主任医师提醒,治疗皮肤疾病的同时,要重视心理健康、放松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皮肤疾病。

  护肤也有“金字塔”?  

每到换季时节,娇嫩的皮肤经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偶尔还会出现红肿、瘙痒等症状。

28岁的白领小张就遇到了这个问题:明明用的都是大牌护肤品,却没什么效果;每天认认真真护肤,却依然有很多皮肤问题;一旦换了新的护肤品,皮肤立刻“翻脸”,过敏、红肿、起屑如影随形……其实,护肤有一套金字塔逻辑,要循序渐进地开展基础护理、进阶护肤和高阶修护,才能养出光滑、有光泽、柔软又有美感的健康皮肤。

任捷告诉记者,基础护理包括清洁、保湿和防晒,这是科学护肤的“三部曲”。清洁是皮肤护理的第一步,干性、中性肌肤者每天洗脸1-2次即可,油性肌肤者可适当增加至每天3次。清洁后的保湿是维护皮肤屏障的重要一环,在洁面、沐浴后要立即涂抹保湿剂,这样才能将水分“锁”在皮肤里。保湿产品可根据自己的皮肤类型和季节变化选择,以皮肤感到舒适为宜。

“紫外线的照射不仅会晒伤、晒黑皮肤,造成光老化,它还是黄褐斑、雀斑、皮肤肿瘤的罪魁祸首,因此一定要重视防晒。”任捷表示,在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建议减少室外活动。同时,可通过撑伞、戴帽子、墨镜、口罩,穿防晒衣,涂抹防晒剂来防晒。除了基础护理,大家还可以根据祛痘、美白、抗氧化等不同的皮肤需求,选择一些含有功效性成分的护肤品进行进阶护理。若想要拥有美颜相机里的同款皮肤,在使用功效性护肤品的同时,还可通过合适的医美治疗进行高阶修护,为颜值锦上添花。

“由基础护理、进阶护理和高阶修护所构成的‘护肤金字塔’,三者相辅相成,才能实现皮肤质量综合管理。”任捷强调。

  不恰当医美治疗会引起敏感性皮肤?  

如今,有皮肤敏感困扰的年轻人很多;敏感性皮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我国女性中就高达36.1%。90后小秦给记者这么形容自己的皮肤:一到换季时节,脸上看起来红红的,还会感觉特别痒。

“敏感性皮肤就是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紧绷感等主观症状,可持续数分钟甚至数小时,常常不耐受普通护肤品。虽然敏感性皮肤外观大都基本正常,但仍有少数人面部皮肤可出现片状或弥漫性潮红、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可伴有干燥、细小鳞屑。”任捷告诉记者,造成敏感性皮肤的原因有很多。近年来,医美手段越来越多,一些不恰当的医美治疗会引起医源性的敏感性皮肤。

那么,该如何拯救敏感性皮肤呢?据介绍,敏感性皮肤要遵循“精简护理、修护屏障”原则,尽量“少折腾”,选择一些成分温和、安全的清洁类产品,接近正常皮肤pH值的弱酸性产品,对皮肤屏障的损伤和表面局部菌群的影响较小。同时,可选用有修复屏障作用的功效性护肤品,如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角鲨烷、Vit B5、积雪苷、马齿苋等舒敏抗炎成分的保湿产品。当然,敏感性皮肤者也要严格做好防晒,物理性防晒通常更加温和。“需要强调的是,敏感性皮肤者不要过度、频繁使用洗脸仪、磨砂膏等产品。”

  重视并及时治疗皮肤疾病  

在皮肤科的诊疗中,皮肤病患者的占比是最高的。杨勤萍告诉记者,“很多人并不在意皮肤病,往往拖到非常严重的状况后才来医院就医。事实上,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体表面积最大和最重的器官,它不仅起到防护作用,同时参与人体多个生理过程。在发现皮肤疾病后,要及时、积极地接受治疗并预防,以免危害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皮肤病所引起的危害不仅仅是瘙痒、疼痛、麻木,有些还具有传染性,如性病、疥疮、病毒、真菌、细菌等,若在发病过程中接触了他人,就很容易将疾病传染出去。”杨勤萍介绍,“皮肤疾病不仅体现为这些表面问题,它还会产生一些系统累及,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

皮肤病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在不同疾病期有相应的治疗策略。“预防皮肤疾病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并注意防晒。”杨勤萍强调,针对不同疾病,要控制诱发因素。如痤疮患者要尽量少食用牛奶、甜食、油腻的食物;过敏体质患者要尽量少去灰尘比较大的地方,尽量少接触有刺激的化学品等,不吃会引起自身过敏的食物,在出现过敏情况时要及早就医,规范治疗。此外,要重视心理健康、放松心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皮肤疾病。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