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音乐剧和歌剧元素,红色题材淮剧《火种》实现戏曲重大突破
2024-09-14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经过两个月的修改提升,上海淮剧团大型红色题材淮剧《火种》10月1日到2日将亮相“戏韵流芳薪火燃”2024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国庆演出季,在宛平剧院带领观众走进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火种》剧组昨天进行了一场特殊的Citywalk,从崇文堂印书局旧址,到救火会大钟,从外滩,再到三山会馆,将剧中涉及的场景都实地重走了一遍,真正做到剧情入脑入心。

这条Citywalk红色路线其实串起了整个《火种》的剧情,在崇文堂印书局,剧中的工人下班后,悄悄聚在这里,跟着名叫“秋丹”的共产党员学识字、学革命道理;救火会大钟的钟声,点燃整个上海工人阶级的斗志;作为隐蔽的革命指挥中心,三山会馆象征着工人们的团结和决心,上海各地散布的工人在这儿集结,等待那决定命运的时刻。

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也是《火种》的主要编剧。他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火种》的剧本创作主要遵循“大事不错,小事不拘”的原则。比如说,《火种》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到1927年之间,写的是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故事。当时掌控上海的是北洋军阀,这个大背景是不能错的。而至于人物的塑造和对话,以及各种工作生活的细节就可以进行艺术的再加工。

相比于过去一些红色题材作品,《火种》更倾向于对一个革命者成长历程的真实描绘。这一点该剧主角金火凤的饰演者、上海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邢娜深有体会。她对记者说,金火凤作为一个社会底层的普通家庭妇女,不可能一上来就有革命觉悟,这个觉悟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要经历很多事,直到牺牲前夕,她才会对女儿这样说:妈妈赴死没有遗憾,是为了像你这样千千万万的孩子能够吃饱肚子,能够上学读书。

龚孝雄团长为这个角色心路历程的演变和成长专门写了三大段唱词,“直到慷慨赴死,金火凤也没有高喊口号,想到的是和女儿一样千千万万孩子的幸福。这符合历史的真实,也才更具有令人动容的力量。”邢娜说,“每次唱到这些唱词,我都泪流满面。”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火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淮剧,它融入了音乐剧和歌剧的因素。龚孝雄说,他在创作的时候受到了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启发,因为传统的戏曲唱腔很难反映工人运动的激荡,而音乐剧和歌剧可以。在《火种》此前修改提升的两个月中,龚孝雄每天都会坐镇排练场,要让这些戏曲演员适应音乐剧的呈现。而且随着排演时间的拉长,他的这个决心越发坚定。

不过,这也给演员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邢娜说,作为戏曲演员,他们从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戏曲程式的训练,演员在台上怎么表演怎么走路,都是有一套程式规范的。但是现在,在《火种》中,他们固然要坚持淮剧的本色,但也要演唱,甚至还要合唱。但是两个月排练下来之后,她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为了吸引当下青年观众,淮剧必须要变,而且应时而变是淮剧的传统。上一次是1990年代初“都市新淮剧”的推出,当时可谓轰动一时。

据悉,《火种》是上海淮剧团2023年创作的年度大戏,由龚孝雄、魏睿编剧,何艺光执导,由邢娜、王琴、张闯、赵国辉、邱海东、刘永华、陈继云七位国家一级演员和陆晓龙、赵悦、黄金鑫、王俊杰等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担纲演出。5月10日,《火种》于宛平剧院大剧场修改后再上演,修改后的剧本更凸显主要人物性格,重点加强对时代背景的刻画,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的领导作用,艺术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的主题之问。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