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尤其“青睐”儿童和青少年!这场组团式义诊中专家提醒——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不敢打篮球,不敢穿短裙,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特应性皮炎作为皮肤科的一号疾病,患者可能长期遭受剧烈瘙痒、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疾病困扰,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其中,特应性皮炎尤其“青睐”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中病情为中重度的就高达1/3,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身心发育以及健康成长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也让患者家庭承受沉重的负担。
这个周末,炎症性皮肤病医学科普公益行项目在上海开展。来自上海市皮肤医院的多位专家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为社区居民科普了炎症性皮肤病及特应性皮炎的疾病知识,旨在提高公众对炎症性皮肤病的认识,尽可能做到早期发现、干预、治疗。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类疾病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皮肤患病率高达40%-70%,炎症性皮肤病尤为常见。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对医疗的诉求也不尽相同。以特应性皮炎为例,数据显示全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约7千万人,患者群体庞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每天承受10多个小时的剧烈瘙痒,给患者个人和家庭都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
“在门诊中,这类特应性皮炎造成的‘次生灾害’并不少见。其与特应性皮炎剧烈瘙痒和反复复发的特性有很大关联。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每年有1/3的时间处于复发期,造成睡眠、学习、心理负担的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儿童与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来说,除了需要进行科学规范的疾病管理,更需要社会理解其疾病情况,并对其身心健康进行长期关注,营造长期关怀的社会环境。”上海皮肤病医院高芸璐教授告诉记者,特应性皮炎的反复发作,不但会给儿童和青少年患者造成皮肤外表的损害和瘙痒的煎熬,还会给他们的心理与成长带来长期影响,严重影响其日常学习生活、身心发育和人际交往,产生自卑、抑郁心理,也为照护者带来严重负担。因此,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全社会的长期关注。
此外,患者皮损轻重不一且位置不同,暴露部位的红斑、红疹和糜烂等,可能为患者在社会交往的活动中带来困扰,造成较大的社交和心理压力,近些年来,随着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创新靶向药物的问世,阿布昔替尼等药物近期获批青少年人群和高剂量起始治疗,特应性皮炎治疗正进入新时代。
据悉,炎症性皮肤病医学科普公益行项目将在全国不同地区开展50场活动,这将进一步加大炎症性皮肤病的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力度,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的健康科普知识,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健康素养水平,赋能患者更好地与医生沟通,增强实现“无痒愈肤,无恙新生“的信心。
在此,上海市皮肤病医院丁杨峰教授提醒,特应性皮炎疾病管理的关键,是要进行精准的免疫调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做好疾病的长期规划管理,需要注意衣食住浴四个方面,如选择宽松光滑透气的衣物,注意清淡饮食和均衡饮食,避免阳光直晒,避免过度洗浴等,患者还应保持心理健康,注重自我放松,减轻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
小帖士 自我判断是否患有特应性皮炎?
湿疹是否半年还没好?
如果是普通的湿疹,一般不会持续时间太长,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湿疹总也不好,持续6个月以上还没有消退,就要怀疑出现了特应性皮炎。
如果发现自己存在皮炎的同时,还存在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或是季节变化时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状态不好、皮肤容易过敏等情况,也值得怀疑。
家族里是否也有人得这种病?
特应性皮炎的出现与遗传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如果一个家里有超过两个人有过敏性疾病,那么很可能就是有问题的。
如果超过两个器官受累,超过6个月存在湿疹,超过两个亲属存在过敏性疾病,就可以怀疑是特应性皮炎,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