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的这台重磅音乐会,两位彼此领域中的“年轻人”碰撞出了火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9月22日晚,被乐迷们戏称为“斜杠指挥家”的丹尼尔·哈丁,告别了客机飞行员的操纵杆,再度拿起了指挥棒,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联袂知名00后华裔青年钢琴家贠思齐,奏响了上海交响乐团新乐季中的一场重磅音乐会“哈丁演绎德沃夏克”。“我是第一次跟哈丁近距离合作,合作感受非常好,他很愿意理解并接纳他人的意见,我感觉乐团也特别喜欢他。”演出前贠思齐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享受舞台,享受和哈丁这样的优秀指挥、和上交这样“很厉害”的名团合作,“作为演奏家,我总是把自己调成学生心态,永远保持汲取、学习的状态。”
此次的音乐会演绎了三首曲目,包括柴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普罗科菲耶夫的《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26、德沃夏克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作品88。有意思的是,身为瑞典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巴黎管弦乐团前任总监、马勒室内乐团桂冠指挥的丹尼尔·哈丁,除了是世界顶级指挥家之一,还是一名合格的持证商业飞行员。他在完成飞行训练后,曾担任法航的副驾驶。
哈丁不仅一次将飞行与指挥乐团进行类比,强调二者都需要精确的协调和对全局的掌控,而此次柴可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与德沃夏克的作品就像三种不同的航线,他需要引领观众感受不同的艺术之旅。
在三首曲目中,普罗科菲耶夫的《C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26是贠思齐自己建议的候选曲目之一,是一首难度极高的炫技曲目。“我先列了一个名单给乐团,最后由乐团敲定了它。我特别喜欢普三这个曲子,一直很想弹,这也是我第一次演它。”出生于2001年的贠思齐说,自己这个年龄“是需要扩展曲目的”,所以他会弹风格不同的作曲家作品,“以前没弹过,效果如何是未知数,紧张肯定是有的,但是之前我就跟上交合作过,这次的合作气氛也是一如既往的好,所以整体感受非常不错。”
哈丁和贠思齐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优秀的“年轻人”,当晚的演出,两人的合作引发了如雷的掌声,这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位帅气的、有着一头卷发的年轻钢琴家。事实上,贠思齐最初让大众关注,是他在2019年国庆70周年联欢活动《新时代圆舞曲》里的演奏。此后,他也在各大国际比赛中频繁获奖,成为冉冉升起的钢琴新星。
“和很多家庭一样,我父母也觉得孩子应该学一门乐器,我有一个学小提琴的姐姐,比我大4岁,小时候我总是抢她的琴玩,”然而,也遭遇到“血脉压制”的贠思齐,从来就抢不过姐姐,所以父母就在北京给他买了一台立式钢琴,“因为我想要一个比姐姐的小提琴更大的乐器!”
姐姐如今做了律师,但彼时才4岁、1天只练习5分钟钢琴的贠思齐,却因为从小就特别愿意听古典乐、也没什么学琴压力,反而走上了专业道路。出生在国外,但又回到国内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再去了茱莉亚音乐学院,中西方生活、学习的背景,让他能够很好地融合中西文化的特长,“从音乐角度说,我特别高兴小的时候能在中国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本功,我的老师张晋对声音的研究也特别多,比如触键的方式、发音的方式等去了茱莉亚音乐学院以后,我吸收了更多小时候因为年纪的限制而不能理解的有深度的音乐性内容。”
如今的贠思齐成为了年轻一代职业演奏家中的佼佼者,在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跟包括哈丁在内的众多国际级名指挥合作,但他表示,自己从不会“过于自信”,“对演奏家来说这不是好事,我时常会反思自己弹的东西,看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他也没有非常清晰的答案,“现在只是想一直跟大家分享音乐,未来也会继续这样做下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