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年轻人在“挤”出来的病区里创业,他们如何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黄兴
2004年,四位年轻人在“挤”出来的病区里开始创业。随后7名医生、10名护士的团队,从一个小病区出发,开启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建设之路。如今学科已经成长为以成人和儿童肝移植为特色,儿童肝移植为标志性技术,集终末期肝病和肝癌手术、微创、靶向及其他各类综合治疗手段为一体的临床医学中心。
现在,这支团队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9月26日下午,在第12届“芯肝宝贝计划”捐赠仪式上,中芯国际向仁济医院捐赠共计243.8万元,员工捐赠创下历年来新高;共有106家爱心企业积极响应,汇聚善款321.4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仁济医院院长夏强介绍,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获得善款近5000万元,帮助全国各地943名贫困患儿完成了肝移植手术,重获新生。
◆ 四位年轻人在“挤”出来的病区里创业 ◆
中国是肝炎大国,有超过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每年得益于肝移植手术重新点亮人生的患者不在少数,但更多的病人因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而默默离去。
2004年,夏强、张建军、陈小松、张明作为优秀引进人才来到仁济医院。38岁的夏强更是成了仁济医院当时最年轻的科主任。
“回想起自己那些年初步探索的日子,历历在目。四个怀抱医学理想的青年医师来到仁济,医院为我们配了三位年轻医生,外加十名护士。一开始仅有三间病房和十一张病床,算是有了个起点。”夏强说道。
创科初期,仁济医院落户浦东仅有5年,东院区只有一幢内科大楼,空间非常有限。“我们四个人,带着一支年轻的团队,在一个病区里挤出来的小角落,开始了创业之路。”肝脏外科副主任张建军回忆。
当时的上海已经有了多家大规模开展肝移植手术的医院,而仁济医院在该领域的知晓度并不高。珠玉在前,想要迎头赶上,必然要加倍努力。四位年轻人,第一时间来到仁济医院外科大家的办公室,一一拜访,向老前辈们求教取经。仁济的老专家们也很慷慨地为年轻人们答题解惑,出谋划策。
当年9月24日,肝移植中心(肝脏外科雏形)成功开展首例成人肝移植术。紧接着的那一年内,夏强领导下的团队完成了120台手术,标志着仁济医院在肝移植领域的一大步飞跃。
创科之路,就这样,成了!
◆ 这支青年团队从“零”起步闪耀国际舞台 ◆
彼时,中国的肝移植在国际舞台上没有太多话语权。
当时,平均年龄仅34岁的肝移植团队,没日没夜地在动物模型上不懈探索、艰苦磨练,不断突破供肝匹配无标准、血管重建难度大、感染排异难控制等诸多活体肝移植技术难关。
2006年,夏强邀请了台湾高雄长庚医院的知名肝脏移植专家陈肇隆院士共同进行了首次活体儿童肝移植手术。这次手术的受助者是一名9个月大的男婴,来自河南。由于儿童血管尤其细小,加上该患儿由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和肝硬化造成的门静脉压迫导致血管仅有3毫米直径,手术中的血管吻合必须精确无误。经过了13小时的手术,夏强团队成功地将患儿母亲约六分之一的肝脏移植给了孩子。
为了拯救那些患有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孩子,夏强在医学技术上不断追求卓越,致力于研究创新的疗法。
2019年,夏强、罗毅团队赴联合马来西亚,并与马来亚大学医学中心专家成功完成马来西亚首次共2例儿童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和各自的供体父母恢复良好,实现了“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从2006年10月的第一例儿童肝移植手术,到2017年8月的第1000例、2019年10月的第2000例、2023年1月的第3000例,再到现如今超过3600例……由夏强教授领衔的团队一步步将中国儿童活体肝移植领域从“荒原”变成“沃土”,成为世界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中心,年完成量连续十一年居世界第一。
美国、英国、比利时、芬兰、日本、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也会派出医生护士到仁济医院培训学习肝移植技术。如今这支团队不但创造了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的奇迹,更是成为上海,乃至中国肝脏外科的一张闪亮名片。
◆ 青年医生不断涌现学科建设蓬勃向前 ◆
“要相信年轻人的潜力,勇敢地给他们机会和舞台,让他们自由发挥,因为年轻人是医院的未来。这也是老院长对我的启示。”对于未来肝脏外科的建设设想,夏强认为学科要发展,关键在人,尤其是年轻人。
在“种好自己的树,而不是光摘别人树上果”的人才策略下,仁济医院肝脏外科通过创新临床型、研究型、专职科研等人才培养机制,将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送到临床、科研前沿,不断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仁济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何康,这位1987年出生的青年专家如今已是这支团队的负责人之一。他告诉记者,临床型医师在全周期、宽口径培养后,可根据自身兴趣及选择纳入显微外科、微创与介入外科、成人儿童等分组,分赛道有计划进行特色培养。在这里,支持平均年龄只有38岁的临床型青年外科医师挑大梁主刀四级手术,肝脏外科80%的四级手术由青年医师主刀。
“除了我们团队不断提高自己的救治能力外,他们希望将带动更多国际国内的同行共同专注于这项事业,从而可以帮助更多的患者。除了帮助他们提升技术外,我们还开通了远程会诊,这样术后的患者在当地一样能得到很好的随访。”何康告诉记者。
在仁济医院肝脏外科,流传着四种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进取精神,“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不惧挑战、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不计得失、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四种精神如四股力量,持续鼓舞、激励着一批批医学人奔跑在为患者谋希望的奋斗道路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通讯员 黄兴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