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出时代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海绒绣展开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用绒线一针一线绣出时代印记,今天,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一场以“璀璨绒光 共绣华章”为主题的上海绒绣艺术展在位于高桥老街的高桥绒绣馆开幕。此次主题展将持续到年底,感兴趣的市民观众可以前往观展打卡。
该主题展览旨在通过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历史的回望到现代的创新,反映城市发展的时代光轮,彰显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鲜亮底色,讴歌祖国的繁荣与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现场看到,从陆家嘴金融城《梦想之城》,到张江科学城地标《上海光源》,再到国际旅游度假区《梦幻迪士尼》等,尽显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无穷魅力。
除了新绣作品,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一些颇具年代感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来自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历届学生当年的毕业作品,如《雪夜出诊》《高度警惕》等,生动展现了上世纪70-80年代社会主义春潮涌动的时代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设置了既独立又紧密串联的展览故事动线,通过年代还原、景物融合、客厅打造等创意打卡点,增设灯光、色彩、装置艺术等,提升互动体验。比方说,一些具有年代感的作品,背景装置还配上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老物件,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很有意思。
绒绣是用羊毛线绣的,针法类似十字绣,工艺有点像油画,一层一层铺色上去,色彩丰富,很有层次感。展区设置了绒绣DIY体验区,参观者可以在这里尝试绒绣制作,从挑选色彩、勾勒线条到一针一线地绣制,更直观地感受绒绣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
此次展览除了展品内容和展陈形式的创新,更是一次绒绣艺术与现代创意产业融合的实践。展厅特设了“好玩的绒‘YI’绣”空间,一系列趣味绒绣文创产品深受大家喜爱,绒绣茶具套装、绒绣包、绒绣家居用品、挂画……每一款产品都巧妙地将绒绣艺术融入日常生活,让人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独特韵味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实用性。
记者获悉,高桥镇一直以来都以实际行动推动非遗绒绣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非遗绒绣的保护与传承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次展览的举办,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感受艺术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也展现了社会各界对于将绒绣艺术推向大众、推向更高艺术舞台的热情和支持。
“展览一方面是未来绒绣产业深度融合的缩影,另一方面也是对非遗绒绣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更好地走出去的实践。”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金江波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讲好新时代的上海绒绣非遗故事。
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研究中心的孙萌从未来绒绣人才发展的角度,分享了如何培养更多青年人才加入非遗文创的队伍,推动资源整合。“工艺美院研究中心利用大师工作室和小班化教学,遴选有相应基础的学生重点培养,未来也可以为街镇的非遗产业贡献力量。”
主办方表示,希望本次展览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更好地汇聚政府、企业、高校、艺术家、传承人等各方力量,携手共进,赋予传统工艺新的生机,推动绒绣产业创新性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