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中的种子发芽了
2024-10-13
生活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文 新华社/图
重返上海的德约科维奇,不仅祝贺郑钦文生日快乐,也回应了郑钦文的愿望,非常希望与她来一次金牌合影。
能与男网传奇并肩,巴黎奥运会不仅点亮了郑钦文,也点亮了整个中国网坛和网球产业,一股充满时尚和健康的“网上旋风”正席卷中华大地。
曾几何时,李娜也曾掀起过相似的风潮,那时的热度不亚于姚明带来的“火箭热”,只可惜李娜既是先行者,也有些独行者的味道。但在她退役后这十年里,中国始终在悄然孕育着网球沃土,等待下一次的爆发。
尤其在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的喜力公开赛,到决战上海之巅的年终大师杯,再到已经15岁并成为上海体育名片的ATP大师赛,上海人对于网球的热爱早已满额,这里有一流的赛事组织和服务,一流的高素质并懂经的球迷,也缔造了“费德勒情结”和“德约第二故乡”的传说,对于网球热的再次爆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郑钦文在罗兰·加洛斯架起了“七星坛”,唱响了“东风破”,曲高并非和寡,张之臻、王欣瑜的表现同样惊人,还有更多年轻选手不断涌现,欣欣向荣。
“竞技体育,成绩是王道”这句话一点都不虚,我们也曾经希望大力发展足球产业,多少资本跃跃欲试,缺的就是这么一根引线。设想假使国足这次能打进世界杯,那么“股足永弃”这句谶言将被彻底打破。好吧,还是祝愿国足加油!
而这一次由优异成绩驱动的网球热爆发,是全方位的,网球裙成了女孩子时尚健康的标配,网球课火到累垮教练,越来越多的孩子拿起球拍走上硬地与红土,他们将是中国网球乃至世界网坛的未来。
我们祝愿38岁的德约续写那无比辉煌的传奇,也期待21岁的郑钦文创造更多佳绩,而属于中国的网球世纪,才刚刚开始。
青年报记者 张逸麟/文 新华社/图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