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新侨青年力量?这里的“侨智荟”双“新”议事厅议事活动开始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安全!架空层充电要保证安全,光靠人力巡逻不行,系统要跟消防部门实行对接,一旦发生问题,可以实时解决。”“能不能开发一个小程序,每家车辆的充电情况可以实时在手机上看到,一旦充电完成可以结束充电状态,降低充电风险。”
10月17日,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沧海社区,新一期的“侨智荟”双“新”议事厅议事活动开始了。几个年轻人正围绕“如何做好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安全运行管理”这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他们结合自己在海外生活、学习、工作的经历献计献策,最终将形成一份提案,递交给社区党支书记徐岚静,为社区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出生于2000年的严赵瑞留学日本两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参加这里的活动了,之前他通过自己留学时的见闻为“老旧小区改造”议题提供了建议。他表示,可以为自己的家乡献出绵薄之力是一件很充实、很开心的事,在议事活动中不但能精进自己表达能力,把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推荐给身边的阿姨、伯伯,还能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这令他很有收获感。
出生于1997年的丁森留学英国五年,回国后在上海一家工程公司担任副总。因为所学的专业和本次的议题正好对口,他早早地就向街道统战部门提出要来参加这次议事会。在议事会上他提出,在充电设施管理过程中要强化防火分隔。他说,“侨智荟”议事能够让他学有所用,把留学时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不光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更让像他这样回国就业的留学生感受到更加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侨群体有着视野广、观念新、参政议政意识强等诸多特殊性,发挥‘侨智荟’对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掌握侨情变化,创新社会治理举措意义重大。”新成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刘天亮说道,“我们发现街道辖区内的新侨群体中,90后、00后的占比日渐增高,正在成为主力军,激活Z世代的活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怀,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是打造双‘新’议事厅的关键。”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今年的双“新”议事厅一共包含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议事平台,创建以来已挖掘新侨人士37人,开展各类“侨智荟”议事活动12场,为街道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20余条。其中,“缓解老旧小区改造期扰民,电动汽车进社区充电管理”等一批问题通过议事平台得到了“新成答案”,街道的民主协商、社会治理有了国际视野,街道的“侨声”“侨智”也有了沟通的新渠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