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最后一程,上海按团体标准首开安宁疗护培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如何守护生命最后一程?记者从上海开放大学获悉,学校正首次按照新的团体标准开出“老年安宁疗护培训”首期培训,各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护理院等机构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工作人员,走进上海开放大学中原路校区的民生学院,在今年10月底完成40学时的理论授课和实训教学。
数据显示,我国临终前生活不能自理老人规模较大,预计在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到6168万人和9750万人。同时,罹患癌症老年人数量增加,2022年中国老年人群癌症发病279万例,占全人群55.8%。又称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治疗等的安宁疗护(Hospice Care)方兴未艾,从床边贴身照护到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终末期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我国2020年颁布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向公民提供安宁疗护,这是安宁疗护首次写入我国法律。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通知,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明确提出鼓励发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到2025年,国家将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为此“十四五”期间将至少培训5000名安宁疗护医护人员。
在上海,目前全市共有261家安宁疗护机构,其中包括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2家综合性医院,每10万常住人口拥有1.09个安宁疗护服务机构。伴随着服务能力逐步提升,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一支专业的安宁疗护服务人员队伍不可或缺。
由上海开放大学与相关机构共同制定的团体标准《老年安宁疗护护理员培训规范》已经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发布,该团标发布后的首次人员培训本年度分批次进行,年内还将开设两个班次,计划培训200人左右。培训课程就包括症状管理、舒适照护、心理支持、人文关怀、生命教育及哀伤辅导等,共计10个模块。
已经在宝山区一家护理院从事护理工作6年的吴秀梅期待,通过这次培训能够提升专业技能,并把专业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