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能拥有愉快的童年”是她毕生的追求
2024-10-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10月14日15时02分,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名誉校长倪谷音同志,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10月18日上午,倪谷音告别会在龙华殡仪馆举行。

自1952年从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到一师附小任教,倪谷音在一师附小工作了一辈子,而她提出的“愉快教育”以及“教孩子五年,为他们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的理念至今仍是学校的办学灵魂。“追随着老校长40多年,那熟悉的声音不再有,可谆谆的教诲永不忘。”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表示,将继承倪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爱学生爱得真、爱学校爱得深、爱事业爱得纯,像她一样把“愉快教育”作为崇高的事业、永远的追求。

  //  首创红领巾爱科学月  //  

1952年,倪谷音自上海第一师范毕业后,到一师附小任教,先后当过班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教导主任。

一师附小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先生创建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并身体力行地在学校开展教育实验,以“活教育”的三大目标引领办学: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倪谷音把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她主张的“自主”“创造”成为开展少先队活动的主题词。

倪谷音在少先队工作中开创了多项“首创”

一师附小校长鲁慧茹介绍说,在一师附小的少先队工作历程中,倪老师的最大特色是创造,她开创设计了十个创新的少先队节日活动。例如:创造性游戏节是一师附小的首创,红领巾爱科学月是一师附小的首创,而隆重的读书节活动也是首创,倪老师带领老师们和孩子们一起选书、读书、评书、编书、演书,到最后自己写书,这成了一师附小孩子最最难忘的经历。鲁校长说,还有每年的播种节、爱心节、艺术节、敬老节等等,倪老师把一师附小校园变成少先队员创造的乐园。

倪谷音为少先队事业留下的是一个个引以为豪的足迹:上世纪50年代,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少先队执勤中队制,让孩子们从小参与管理学校;60年代,在全市率先举行了少先队自动化小队活动,践行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同伴自己帮;70年代,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苗苗儿童团组织,让一年级的小娃娃走进小学就拥有自豪。

1984年,全国第一次少代会在北京召开,一师附小受到了表彰,被团中央命名全国优秀辅导员先进集体。

倪谷音(中)和学生在一起

  //  “愉快教育”的创始人  //  

1978年,倪谷音担任了一师附小校长。她带领一批有责任感的教师,在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首创提出了“愉快教育”,明确把“教孩子五年,为孩子想五十年,为国家民族想五百年”作为学校的办学思想,把“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创造的才干,活泼的个性”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

倪谷音曾表示,“愉快教育”与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尊重孩子、研究孩子、了解孩子的天性。

“让每个孩子能拥有愉快的童年”是倪谷音毕生的追求,“愉快教育”努力寻找的就是能促进儿童主动地、快乐地、全面地、生动地成长的规律,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活动、愉快地生活、愉快地成长,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倪谷音爱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活动:春天,她和孩子们去佘山彩色天地星期营,看着孩子们带上速写本,一路玩、一路画;孩子们学书法,一张又一张,越写越好;下棋、打乒乓也是如此,下了一盘又一盘,打了一局又一局,乐在其中。从孩子们身上,她总结了一条规律:凡是孩子们愿意做的事情,喜欢学的知识,时间再多他们都不会觉得负担过重,也绝不会是苦差事!

这个发现让倪谷音惊喜不已,也让她对“愉快教育”的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内在的积极性着眼,从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入手,从鼓励孩子从喜欢的、爱好的事情做起,学得更好,活动得更有兴趣,从而更好地成长,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

经过整个1980年代的实践,“愉快教育”明确了四要素,即:爱、美、兴趣、创造;四原则,即:实、广、活、新;四目标,即:美好的心灵、健康的体魄、聪明的才干、活泼的个性。至此,“愉快教育”的办学观、教学观、学生观进一步清晰。

“愉快教育”的实验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认可,1990年,上海举行首届全国愉快教育研讨会,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到会充分肯定,指出“愉快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比较成功的模式”,并作为第一批教改经验向全国推广。

鲁慧茹校长表示,在“愉快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倪谷音与张声远教授合作,提炼归纳撰写了《论愉快教育》专著。提出了愉快教育的核心要素:爱、美、趣、创,愉快教育的教学原则:实、广、活、新,还有愉快教育的校风、教风、学风等,“这些丰富完善的办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对一师附小来说是走向优质、打出全国品牌,实现办学愿景的行动指南。”

鲁慧茹校长追随倪谷音40多年,传承“愉快教育”

  //  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典范  //  

倪谷音还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典范,她在带领学校老师改革实践的同时,不断地实践总结,先后写出了《愉快教学设计100例》《我和愉快教育》《愉快教学法》等13本书,留给教育人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1994年,她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但始终走在“愉快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她应邀到北京、厦门、云南、香港、澳门介绍“愉快教育”的经验,甚至是走进大别山等贫困山区、走进希望小学,让“愉快教育”的思想进一步广泛传播。

自1980年1月进入一师附小任语文教师,鲁慧茹追随了倪谷音40多年。2001年,鲁慧茹成为一师附小的第六任校长,20多年来,她传承“愉快教育”的理念,致力于内涵深化、外延拓展的教育实践的再改革。先后主持多项市级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感谢孩子们,让我读上了儿童教育大学。’在这所‘儿童教育大学’里,倪老师奋斗了一辈子,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鲁慧茹说,倪校长倡导的“愉快教育”影响全国,她的先进教育理念感召了无数教育人,“她把‘愉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揭示了儿童情感世界与学习的关联,率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入教育目标,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老校长倪谷音的逝世让年轻一代教师深感悲痛,一师附小副校长贾为卿说:“作为‘愉快教育’的继承人,我们必须接过接力棒,扛起旗帜,继续向前。”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