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齐聚上海,用经典作品纪念民乐大师闵惠芬
2024-10-21 文教

合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中国民乐大师闵惠芬是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家,她的二胡艺术不仅蜚声海内外,更影响着一代代民乐人。10月20日晚,上海民族乐团“薪火相传”系列之《江河水长流》二胡大师闵惠芬纪念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上演,与闵惠芬二胡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的当代名家们,从五湖四海汇聚上海,以琴音共同缅怀并回顾大师的艺术生涯,也带领观众们感受当代国乐人对民乐文化的热爱与执着。

在闵惠芬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她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并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和深邃的音乐表现力,赢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赞誉,给几代听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闵惠芬一生致力于二胡新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为二胡艺术发展,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事业,为中国民乐及二胡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20日晚的这场音乐会,就上演了一系列曾由闵惠芬演绎或创作的二胡作品,而全国赶来的名家们选择的演绎曲目,背后也都有着动人的故事。

朱昌耀

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朱昌耀,带来的《洪湖主题随想曲》由闵惠芬根据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改编而成,“闵老师是江苏人,与我们江苏有深厚的渊源和感情,亦师亦友40年,结下深厚的情谊。”

吴玉霞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会长吴玉霞演绎的是《云想花想》,此曲由王丹红所作。“尽管我们属于民乐艺术的‘两代人’,但在数十年的艺术交流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吴玉霞说,闵惠芬受民间艺术滋养深厚,对民间音乐的整理挖掘诚恳热情,“她的艺术深情而温暖,尤其是她‘器乐演奏声腔化’的艺术理念,为二胡艺术的审美意象探索人文观照。”

宋飞

胡琴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哈尔滨音乐学院院长宋飞演绎了刘文金作曲的《长城随想》,这首作品堪称闵惠芬二胡艺术的顶峰与丰碑。宋飞说:“第一次听到闵惠芬老师演奏的《长城随想》是在小学毕业时,让我震撼、着迷。后来自己曾演奏给作曲刘文金老师听,他说你的演奏中有一种气质令我震撼——现在想来,这种气质是在聆听闵老师首演录音时,就植入内心的。”

赵剑华

闵惠芬和著名指挥家瞿春泉共同创作的《音诗——心曲》,在本场演出由新加坡华乐团二胡第一声部首席赵剑华演绎。此曲为闵惠芬与病魔抗争之时所谱,曲调充满对亲人的眷恋、对人类的祝福、对未来的期盼,抒发拨开乌云迎接明天、阳光灿烂照心田的意境。赵剑华说:“在数十年的学习过程中闵老师最常说,多一点努力和用功她就开心了。很多学生是追着其他老师要上课,而我是闵老师追着我要上课!铭心难忘的是即使刚动完手术,我不愿老师太累想以录音形式上课,但闵老师却偷偷从医院花3小时走到我家急着给我上课,这份恩情我永记在心。”

刘炬

乐团全体胡琴演奏家还带来了《喜送公粮》和《红旗渠水绕太行》,这两首由闵惠芬演绎的曲目曾在上个世纪大受欢迎,乐团以此致敬艺术前辈。此外,闵惠芬首演的二胡叙事曲《新婚别》此次由乐团二胡演奏家段皑皑演绎;改编自二胡名曲《江河水》的《悲歌——江河水》由乐团二胡演奏家卢璐带来,此次上演的是协奏曲版本;乐队首席李玮和二胡演奏家丁龙、王晓犇,还以三把胡琴共同带来华彦钧创作的经典名曲《二泉映月。演出特邀闵惠芬之子、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刘炬执棒:“母亲把我培养成一名指挥就是想要让音乐延续下去。她是上海民族乐团的二胡演奏家,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和艺术上的成就都和乐团是分不开的,感谢上海民族乐团!”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