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膺担当 进博有我|小青荷、乌镇互联网大会志愿者……这群“小叶子”将续写砥砺奉献的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闫志豪
进博会的舞台永远上演着精彩卓越,青春拼搏的身影也永远不会落幕。本届进博会中,有一群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的“小叶子”。他们志愿经历丰富,从亚运会到乌镇互联网大会,都曾闪亮身影。如今,他们将在进博会上续写砥砺奉献的故事。
◇ 法律人两度加入“法律服务保障组” ◇
华东政法大学2021级本科生杨昕光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叶子”。他在经历漫长的保研“持久战”后,于今年9月份顺利得到了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Offer。回到华政园后,他便马不停蹄地报名加入“小叶子”的队列。
在校内,杨昕光曾连续两年参演《立场》原创话剧,他在剧中饰演老院长雷经天。剧中的老院长秉持着法治初心和法治理念,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和老百姓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一个人人平等契约的故事。一次表演结束后他曾说,“法与法治,应当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孜孜所求的目标与方向,是我们每一个华政人永生难忘的初心与使命。”
带着这份初心和使命,杨昕光也曾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进博会上传播法与法治。第六届进博会中,他作为法律服务保障组的组长,带领组员一同协助开展驻场法律服务、宣传法律法规和营商环境政策。正所谓,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最好的“沃土”,他在展会中与律师一同帮助参展商解答政策疑问,向他们介绍中国这片营商“宝地”,并为他们解决经营交易中实际遇到的法律问题。
这段经历给予他一次将校内所学投入到实践的机会。如今,杨昕光即将开启本届进博会的志愿服务。根据配岗,他将再次成为法律服务保障组的一员,他想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继续通过进博会这一宝贵的平台展示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法治体系,为改善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 首次与进博相拥愿以法治桥梁连接世界 ◇
华东政法大学2024级研究生周涵希同学来自涉外法治学院,今年是她第一次成为进博会“小叶子”,但在此之前,她的志愿服务经历也属丰富多彩。
“2022年杭州亚运会及亚残运会” “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及各类场馆服务志愿者、敬老志愿者中都有她的身影。这些经历,让她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她在一次次活动中不断成长,提升服务能力。
在校内,周涵希的课程兼顾法学与外语,不仅涵盖如何理解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国际贸易争端解决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维护法治原则,同时也重视外语能力的同步提升,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在进博会上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次进博会中,她将负责翻译处岗位的工作。凭借着所学的法学知识及较强的外语能力,她将有机会将她的专业知识和志愿服务经验相结合,能够在展会中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和观众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翻译服务。在面对参展商询问知识产权保护、营商政策、商事争议等复杂翻译场景下,她相信,专业背景能让自己在处理涉外法律问题上具备优势,更加得心应手。
周涵希的志愿服务之路,是一条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道路。从“小青荷”到“小叶子”,她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在校内一项项学习中掌握专业技能,将以更加成熟和专业的姿态,为这一国际盛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爱在循环把爱心播撒到进博 ◇
对2021级法学专业的张姿琦而言,她的志愿之路始自他人的关爱。
在国家希望工程的资助下,她得以继续学业,这份关爱如同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她深知,每一份帮助都是爱的传递,每一份关爱都能点亮希望。因此,她决心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在大学期间,张姿琦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中心常委,她负责策划的活动近50场,直接参与的活动近30场,在一次次普法活动中她将这份爱传递给每位需要帮助的人。她的努力和热情,让她成为“2023年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站”“2024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的志愿者。每一次的经历,都让她更加坚定了志愿服务的信念。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受到世界的瞩目。作为二年级“小叶子”,张姿琦将面临新的挑战,她将成为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保障岗位的志愿者,为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提供专业的服务,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新闻的及时发布。这对于她来说,不仅是一次服务的挑战,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机遇。
校团委介绍,本届进博会82名华政“小叶子”中,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身影。届时,这批“小叶子”将在新闻发布保障、法律服务保障、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翻译处、创新孵化专区、数字进博等六大岗位发挥专业优势,将专业所学融入志愿服务之中,在开放共享中彰显华政青年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闫志豪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