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如何形成青年“天然团聚地”?这个租赁公寓青年中心开启“莘”模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在上海奋斗的年轻人,面临着高房价、高生活成本和激烈的竞争等挑战,要让他们从“一间房”的临时居住状态转变为在“一座城”中扎根并找到归属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作为上海市第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项目,同时也是闵行区首批获得人才公寓认证的阡集·莘社区,为2500余套住房的近5000名80、90后租户打造了一个集“萌宠、运动、社交、文化”于一体的新型居住社区,形成了青年“天然团聚地”。
走出房门融入社区
多维打造青年展示自我的舞台
走进这个集公寓、绿地、商业于一体的租赁社区,共6栋住宅建筑以风雨连廊连接形成围合式布局,配合3栋主题商业楼以及2400㎡的中央绿地,形成超大围合式公园社区。我们可以看到各具特色的建筑错落有致,下了班的青年租户踩着滑板在社区的空地上玩起了“陆冲”,在社区艺术空间内还有各类艺术家驻留展在这里展出……
在建设市级青年发展型街镇试点的契机下,莘庄镇将莘社区作为青年友好型社区,闵行团区委围绕“关注青年”和“青年关注”两个维度,为莘社区打造城市基层组织改革公寓新样板,激发青年和城市双向奔赴。
莘社区青年中心在位于社区3号楼底楼,利用莘社区开放式社区优势,团区委以莘社区青年中心为基础,依托党群服务站、社区会客厅、UBOX白箱空间等场所,通过固定、共享、移动、互联的4种类型,将社区内城市书房、社区中心、多功能活动室、艺术空间等多种青年友好空间串联起来,全力打造统筹全区域、联动多方面、融合各领域的新阵地体系,让青年租户办事更便捷、学习更方便、生活更精彩。
为了丰富社区生活,激活青年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能帮助青年们找到志同道合的知音、好友,组建起兴趣社群。莘庄镇团委副书记高肖修璇告诉记者,每个周末,青年中心总是热闹非凡,不仅有扎染、油画、合唱、彩绘等手工DIY活动,让青年们既释放工作压力,也扩展自身社交圈。同时,还开设青年夜校,设置戏剧表演、舞蹈等6门课程,成为青年人晚上“充电”新时尚。
“社区青年中心一直向大家敞开,我们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租户会自发开始使用这些阵地。今天有租户自建的乐队来排练,明天有桌游活动在这里热闹开展……不需要靠我们来组织活动,青年们可以让这些空间自主运行起来。我们只需要帮忙做好管理工作。”高肖修璇表示,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把社区打造成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青年租户走出房门。
记者从团区委了解到,莘社区目前已成立25个网上青年社群和20个青年社团,打造集“萌宠、运动、社交、文化、时尚、科技”六大标签于一体的多维生活场景,举办球类友谊赛、宠物生日会、创意市集、艺术驻留、音乐节等特色活动,让青年们在释放工作压力的同时,也能扩展自身社交圈。
让青年人解决自己的事
携手与社区治理“双向奔赴”
社区内的青年卧虎藏龙,为了有效发挥青年特长,一批有想法、有能力、能担当、敢作为的青年被挖掘出来,成为凝聚青年租户的代言人。律师租户利用青年中心的场地直播,免费为租户提供法律咨询;一名社会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租户,以社区作为调研分析的重点案例,挖掘社区运营、治理的更多内容;园区企业青年带来瑜伽活动帮助青年租户放松身心……区镇两级团组织积极探索将青年群体的自我实现与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有机链接,通过青年社团、青年夜校等载体,培育“青年达人”,渐进式鼓励和引导更多青年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和引领者,促进青年与社区治理的“双向奔赴”,让青年人解决青年人自己的事。
越来越多的租户踊跃参与青年中心的活动组织和志愿服务,高肖修璇看着许多青年从社区治理“旁观者”逐步转变为“参与者”“组织者”“实干家”。比如,有一位租户通过参加“心动好声音”歌唱比赛,不仅在社区里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她看待社区的心态也从“住的地方”变成了“自己的家”。看到邻里之间遇到养宠问题时,她会主动站出来帮忙联系具备专业养宠知识的租户,调动自己身边的资源,让大家相互帮助解决难题。
聚焦新型居住社区管理单位多元、利益诉求多样、协商共治困难等问题,区镇两级团组织也积极参与莘社区“5+9+12+N”治理筹备组组建,吸纳青年租户代表、项目业主方、运营主体、政府职能部门、初心合伙人等多方力量,在需求表达、议题选择、利益协调、议事协商方面形成社区共治体系。聚焦青年租户的实际需求,举办“很高兴寓见你”大讨论,针对“快递外卖能否上楼”“宠物友好社区如何长效管理”等共性和个性问题,抛出真实的需求和建议。
“接下来,我们还想进一步扩大保租房的朋友圈。比如,让相关管理部门形成联盟,定期召开议事会,探讨各个社区出现的问题,互通经验,同时也能进行资源共享。之前,有些租户希望能学一些理财方面的知识,我们就发动了周边的一家银行,来青年中心开设理财课。”高肖修璇告诉记者,除了凝聚社区青年力量之外,镇团委也在探索如何将区域化团建单位的资源都充分调动起来,为青年租户带来更丰富的社区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