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上海已建成157个儿童阅读新空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你们有谁读过儿童文学吗?读过的请举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家梅子涵11月2日在康健街道图书馆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向场下的孩子们发问,结果应者寥寥。梅子涵说,这正说明上海推出儿童友好新空间的及时和紧迫。记者了解到,2024年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已经提前超额完成。
那么多孩子没有认为自己没有度过儿童文学,这多少有点超出梅子涵的预料。他告诉孩子们,应该在初二前多一些儿童文学,否则错过也就错过了,一般成年人不会回过头来再读儿童文学。他还对青年报记者说,其实语文课本里有很多儿童文学,这些课文是孩子们接触儿童文学的一个重要机会,但问题是很多孩子并没有将课文当作文学来读,他们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并没有太多概念,这恰恰说明了目前语文教学的滞后性。
越是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梅子涵越是感到把“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明智和及时。“过去这些儿童阅读空间大多是由民间力量来打造,但民间力量毕竟有限,而如果是由政府来集中力量推进,那这样的效果就完全两样了。”梅子涵对青年报记者说。梅子涵还带来了自己的充满新作《蓝天空》,与读者一起分享文学的乐趣。
康健街道图书馆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是上海首批推出的20个这类阅读空间之一。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认为开设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不能仅仅一开了之,而应该有持续不断地优质阅读内容的注入。所以最近他们图书馆连续举行了7场讲座,请来著名作家学者和读者近距离交流,大大丰富了阅读新空间的内涵。
着眼“十五五”规划远景衔接,上海市文旅局近年一直在推进“儿童友好理念”融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同步探索新型公共文化发展、空间、项目和区域协同嵌入式布局。重点在公共图书馆、大型居民区、商场楼宇、公园绿地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主题阅读区域,推广阅读活动品牌,构建多种场景下高质量儿童友好成长圈和阅读打卡地。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上海市文旅局结合《上海市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深入推进2024年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助力上海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共打造157个儿童友好城市阅读新空间,提前3个月完成年度目标的 157%。开展各类阅读推广品牌活动6954场,参与人次近40万。
记者注意到,这些儿童阅读新空间在建成后,大多结合自身街区的特点,举办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门口”阅读的体验。而上海的儿童阅读新空间的阵营还会不断扩容。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