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后,他穿上“小叶子”制服与父亲相会“四叶草”,全勤生老爸给萌新儿子送上秘籍
2024-11-08 青年

王家骏和父亲王华征在进博会现场合影留念。青年报记者 郭容 摄

7年前,王家骏还是一名初中生,从那时起,他对进博的印象就是——每到此时,作为进博会城市保障工作人员的父亲就会特别忙,经常见不着人。7年后,已是上海体育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的他理解了父亲每年的定时“消失”,这次,他以一名“小叶子”的身份与父亲在“四叶草”里相会了。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进博成为家庭交流的一座桥  

11月7日,第七届进博会开幕第三天,王家骏和父亲王华征在6.2消费品展区门口拍了一张合照。这是父子俩这次进博会里的第一次合影。

王华征是一名老进博人了,甚至全勤不止7年。从进博会倒计时一周年时,他就作为市商务委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进博会的驻场保障工作中。那一年,儿子还在上初一。家住闵行浦江镇,距离“四叶草”很远,路上都要一两个小时,驻场时每天都要早出晚归。“我就记得每年这个时候,他就特别忙,感觉就‘消失’了。”王家骏回忆道。

不过也正因如此,让王家骏对于进博会更为好奇了。“我们全家都会关注进博会,然后会互相交流当天这个场馆办了什么活动,再问我爸知不知道。”王家骏说,进博会对他来说不再陌生,反而像是他们这个小家庭中交流的一座桥梁。

更多时候,他会从爸爸口中听到许多进博会“小叶子”的故事。“因为我在现场也会看到很多志愿者,都很有活力很大方,引导外国朋友,很优秀,我就会鼓励他,说有机会也要报名。”这也成为王华征的一个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和儿子一起奋斗在进博,让他感受一下自己每年为之忙碌的实际场景究竟是怎样的。

  与父亲在“四叶草”里会合  

一年又一年,这个心愿成为了父子俩共同的希望。今年进博会,升上大三的王家骏终于穿上了心心念念的进博志愿者制服,和父亲在“四叶草”里会合了。

王华征还记得第一次在国展中心遇到儿子时的情景。“我在10月30日左右就到展馆里工作了,那时候他们学校志愿者还没进来,开幕前两天,他们进场以后,我就是在6.2馆见到了他,看到他穿着这件白色的‘小叶子’制服,很精神的样子,我心里很激动,也很感动。”

王家骏则记得父亲帮他理了理衣领,让他不要紧张,告诉他,一定要把精神面貌展现出来,因为代表的是整个上海的形象。“我觉得其实他比我更紧张更激动。”他笑着说。

实际上岗后,王家骏也的确感受到了和以前志愿岗位不一样的地方。“进博会更锻炼综合能力,尤其是协调能力、语言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王家骏说。

  “前辈”经验成为独家“锦囊”  

这个时候,作为“前辈”的父亲传授的经验成为王家骏的独家“锦囊”。

“他会跟我说如何跟展商做好沟通,包括在展商布展的过程中,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首先是最基础的,要保持礼貌,其次要有时间观念,还有就是要做好前期的计划,比如先去找哪个展商,顺序是怎样的,做好计划,然后按照时间提前去等他们,也要做好一些灵活的规划。”王家骏说,父亲给他的建议都非常实际,在实践中非常实用。“不愧是老进博人了。”

他还注意到,团队里也有不少来自社会上的专业讲解员。“让我知道其实来参加进博会的志愿服务也不只有大学生才可以,等我以后毕业了进入社会,只要有机会,我也希望能继续通过各种渠道来参加进博会的服务,继续和我爸共同战斗。”王家骏说,这恐怕就是“家传”的“心系进博会”的感觉。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