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大会展现6G场景,上海将打造6G未来产业创新中心
2024-11-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刚刚习惯5G的速度,6G时代又来召唤了。11月13日,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开幕,在这一由中国IMT-2030(6G)推进组、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大会上,一系列6G的应用场景和成果集体亮相。记者了解到,随着5G进入规模商用阶段,6G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领域,上海也将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未来产业创新中心。

  == 多个6G成果集体亮相 ==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极低的延迟。“6G连接的对象不仅是人,还有各种智能体,如机器人、元宇宙等。”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冯跃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6G的发展将更多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创远信科在现场展示了一款基于6G的卫星互联网通信“体检医生”。这一卫星互联网载荷认证测试系统,可以以自动化的方式测试卫星通信载荷的各种性能以及业务指标,比如呼叫建立时延、语音业务掉话率、语音业务质量、多用户并发数、增强导航精度等,加快卫星入网认证测试的进度,帮助卫星网络更快组网、更迅速的为用户提供卫星互联网业务,就好比卫星通信载荷的“体检医生”。

更多应用场景一一亮相。上海诺基亚贝尔带来的“AI原生6G空口”技术,让6G网络变得更聪明、更高效,最直观感受就是能让人们的上网体验更流畅。工作人员介绍,通过AI替代传统技术,无线传输容量提升了10%到40%,降低信令开销40%到75%。更厉害的是,通过针对6G领域预训练的专业大模型,6G网络还能根据需要和环境进行自动优化,未来的6G网络,将能自动“自我修复”和调优,不再依赖人工维护。

而6G子网技术,时延比5G低10倍,可靠性提升100倍,真正实现了比眨眼还快的0.1毫秒响应速度,能为“元宇宙工厂”“智慧城市”中的本地传输提供精准支持,让机器人协作、自动驾驶、远程手术等需要超低延迟的应用更安全、更可靠,在医院、道路、工厂等各个生活场景中都可以应用。

想象一下,一个卫星互联网将是什么样的?“千帆星座”提供的网络将由上万颗卫星组成,覆盖全球,通过商业化运营为世界各地提供低延时、高速率及高可靠性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无论是偏远地区还是城市高空,这张“空天地一体化的网”将让6G通信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大会上,记者获悉,“千帆星座”一期将先发射648颗卫星,二期部署完成后星座规模将达1296颗卫星,最终,三期计划超过1.5万颗卫星,让全球互联网接入更灵活,业务选择更多样化。

  == AI携手6G将成为创新新引擎 ==  

大会主旨发言环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周伯文提出一个观点:无线通信和人工智能都属于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颠覆性技术,“我会试图思考AI和6G作为两个颠覆性技术,在未来这个时代怎么携手成为创新的引擎。”

他表示,最近他在做AI for Science,用大模型在蛋白质组学做研究,提出科学家没有想到的科学假设和新问题。“我们提了199个问题,被大部分科学家认为80%是非常有价值的,甚至做实验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让我想起蛋白质组学里面非常有名的中心法则,后面科学家不断定义这个中心法则,好处在于让大家有一个路线图,大家不断迭代基因转录的流程和过程的理解,以这个为指引发现更多的科学发现。”他说,走向AGI的路线上也需要类似的中心法则,“通专融合的思考方式对大家都有帮助。”

而把AI和6G结合起来能做什么事?在他看来,很多5G和AI结合的问题拿到6G来同样也成立。“目前这个阶段,T级峰值速度、高速度、低延迟、高密度,这在6G会进一步推动,和AI的发展有更好的结合。还有通感一体,如具身主动学习、多智能体群体框架,特别是多智能体密度,在6G的加持下,可能打开新的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目前正在做具身和物理场景的结合,和6G结合非常紧密的一个就是如何把物理世界映射到虚拟空间。“在大尺度城市级的数百平方公里的虚拟空间,所有的视频都是具身机器人脑部出来的,再通过大量不同的场景拼接出一个虚构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可以做各种规划和设计。”

周伯文表示,6G也好AI也好,毫无疑问是目前这个时代未来感最强的领域。“我们特别希望两个领域能有机会联手起来,一起改变世界。”

  == 上海将构建6G未来产业创新体系 ==  

记者了解到,作为比5G更先进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6G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带动性特点,将超越传统通信范畴,通过感知与通信融合、人工智能与通信融合、空天地一体化等愿景,催生颠覆性技术与应用,牵引战略性产品与服务,形成未来产业,是全球科技战略必争领域。按计划,2025-2027年是全球6G标准研究阶段;2027-2029年是第一版标准形成阶段;2030年前后,6G将进入商用阶段。

上海市高度重视6G前沿技术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基础良好,拥有较为完备的移动通信和卫星创新产业链,以及全国领先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人工智能具备竞争优势,通信研发人才丰富,在自动驾驶、具身智能、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康复养老等领域应用场景丰富。

据介绍,2022年,上海市科委与中国信通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6G领域战略规划,重大技术方向协同攻关,以及测试验证能力建设等。本次大会上,上海6G信通智谷也正式揭牌。

未来,上海将锚定引领6G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加强部市合作、市区联动、委办协同,坚持攻关引领、产品突破、产业培育、应用牵引,围绕“芯片器件、模组系统”方向强基础,“卫星互联、仪器仪表”方向锻长板,“新型终端、新型接入”方向探新路。通过深化6G与AI融合,加快颠覆性技术攻关与战略产品研发,打造标杆场景示范,引育科技领军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强化要素支撑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全国一流的6G未来产业创新体系,把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6G未来产业创新中心。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