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覆盖300万人,中国代谢解析样本库向全球开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中国糖尿病管理在中国取得了显著进步。被纳入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管理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等三高指标显著改善。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宣布,将自己积累了近20年、拥有300万人的相关生物样本库——中国代谢解析计划ChinaMAP(China Metabolic Analytics Project)向世界开放,选择这个时候放开数据库,是希望更多人重视糖尿病,未来有更多全球同行为攻克相关疾病携手奋斗。
== 建立300万人生物样本库 ==
ChinaMAP是由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瑞金医院内分泌学科)牵头,联合全国多家顶尖研究机构和医院共同开展的一项覆盖全国的大型队列研究项目。该项目旨在深入解析能量代谢机制及代谢失衡致病原因,并探索维持代谢稳态的方法。
据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卫庆教授介绍,通过五个不同的临床队列和群体研究,ChinaMAP已经建立了包含300万人的代谢病生物样本库M-Biobank。这些样本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糖尿病、心血管代谢与恶性肿瘤、青少年重度肥胖以及成人2型糖尿病等多个研究领域。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组学数据在药物研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此,瑞金医院内分泌团队打造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组学数据分享与分析平台“组学港(Omics Harbour)”。该平台致力于实现数据的共享,旨在为全球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关键信息和分析方法。
== 让成果向全球共享 ==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说,“今天的发布既是一份面向全球的倡导,也体现了一个科研平台的胸怀和善意,希望建立起与国内外同行沟通的桥梁,助力全球同行共同为人类健康而努力。”
瑞金医院副院长毕宇芳介绍,作为具有国内代表性和国际知名度的人群队列之一,ChinaMAP已经完成了一期和二期组学数据库建设,并揭示了中华民族跨地理区域人群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此外,ChinaMAP还依托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近2000家MMC中心,管理着250万糖尿病患者。MMC提出的“一个中心、一站式服务、一个标准”的慢病诊疗创新模式,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全新的管理体验,并显著提高了糖尿病管理的效果。
为了让这一成果惠及全球,ChinaMAP还将通过“组学港”平台与世界共享其丰富的组学资源和研究成果。该平台已经涵盖了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肠道微生物组等多个领域的资源,并收集了超过1500种疾病与表型信息。未来五年,该平台有望成为亚洲乃至全球领先的遗传多组学平台之一。
== 5年来中国糖尿病管理显著进步 ==
发布会上,中国代谢量值也同时发布。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中国糖尿病管理在中国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代谢量值自2019年首次发布以来,糖尿病管理、药物使用、生活习惯,以及中国 代谢心血管指数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最新发布的代谢量值来看,在过去五年间,国人在代谢指数、糖尿病治疗以及患者生活习惯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以食盐摄入为例,据中国代谢行为指数报告,糖尿病患者的食盐摄入达标率已经从56.35%显著提升至59.43%。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患者自身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标志着患者生活方式上的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加入MMC标准化管理的患者规模也从2019年的20万增长至2024年的250万人。血糖控制达标率实现了超过2.5倍的增长,整体大规模人群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从基线的19.3%提升至48.6%。在MMC管理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和血脂等三高指标显著改善,代谢综合达标率从基线的6.4%提升至19.0%。五年来,MMC发布了6部中英文指南和共识,通过MMC体系迅速落地,各中心按照指南规范治疗行为,推动了糖尿病患者的规范治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