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扬,弦动心声!“名家面对面”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育大课堂”传统民乐进校园
2024-11-14 上海

音乐,不仅是旋律的交织,更是一种灵魂的触动。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美育工作,强化学校美育的育人功能,鼓励校外社会资源走进学校,满足学生开展美育教学和实践的多样化需求,2024年11月12日,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徐汇区教育局主办,徐汇区建襄小学协办的“名家面对面”-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育大课堂”第四季第三讲《趣谈国乐》活动走进了建襄小学,特邀著名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汤良兴老师,带领同学们感受江南丝竹的魅力,领略音符中的灵动与深情。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徐汇区宣传部副部长、区精神文明办主任黄琴,市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处四级调研员周一凰、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钱文华、建襄小学书记、校长陈静、建襄小学副书记谢庆、建襄小学副校长邰方、江西省玉山县凤凰小学校长王丹、江西省玉山县南山中心小学校长钟华丽及建襄小学书画社团、合唱社团、京剧社团、爱好民乐的学生和家长代表等。

汤良兴老师,曾被誉为琵琶界的“南汤北刘”两大名家之一。活动开始时,上海资深新闻主持人、“行走的课堂”出品人夏磊老师在台上用生动的语言激起了观众们对于本次活动的期待,在邀请汤老师上台后,徐汇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精神文明办主任黄琴为汤老师颁发了“美育名家面对面”导师聘书。

现场,汤良兴老师分享了琵琶演奏背后的故事,带我们探寻他指尖下那些来自音乐深处的动人旋律,揭开音符中蕴含的情感与韵味。从佛教与敦煌壁画中的琵琶形象引入,汤老师将琵琶的趣闻轶事娓娓道来,从琵琶的流变、“枇杷”到“琵琶”的名称演化、琵琶的种类、相与品的含义等,“趣谈国乐”的讲述赢得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惊呼!

身着长衫、手持琵琶的汤良兴老师现场为大家演奏了《備憶故人》、《酒狂》、《六板新弹》曲目。汤良兴的琵琶演奏,以精湛的技艺展现出传统中的创新,一音一符传递着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丝竹之音,每一个旋律都如一幅画卷,将艺术中的美妙、情感之间的共鸣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聆听琵琶演奏,我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那种激昂却悠扬、华丽却质朴的力量,帮助我们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沉醉。

学生演出环节,建襄小学喜爱国乐的同学们勇敢地登台演奏,用笛子和琵琶奏响《帕米尔的春天》、《阳春白雪》、《欢乐的日子》等乐曲,都说诗书画乐不分家,建襄小学的同学们还在丝竹声中朗诵了《花之颂》,大屏幕上同时呈现出书画社同学们的作品,让现场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意韵。现场,汤良兴老师还对同学们进行了指导,给予孩子们热情的赞扬:每一个在艺术里的同学都是闪闪发光的,观众们也都送上了鼓励和赞赏的热烈掌声。

最后,夏磊老师与汤老师共同合作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节选,夏磊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与汤老师精湛的演奏技艺完美结合,生动演绎了“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指尖艺术。

此次“名家面对面”活动走进的建襄小学毗邻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科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京剧传习所等文化机构,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家庭教育示范校,徐汇区科技、艺术、体育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长期以来,十分注重文化和艺术教育。学校的书画社团组建于2007年,聘请了许多中国画院经验丰富的画家老师们,担任校艺术团指导老师,每年孩子们的书画展是建襄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艺术教育的一次次成果展示。学校的音乐社团打造了口风琴课堂,设立《襄韵合唱团》、《京剧社》和《舞蹈社团》等,定期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指导和讲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校的艺术教育影响力。

今天的“名家面对面”《趣谈国乐》活动,通过琵琶名家汤老师对孩子们的点评指导以及对于音乐演奏与感受的分享,让参与的孩子、老师及家长们真切领悟到了琵琶的悠扬音色以及独特韵味,深刻感受到了以传统民乐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此次活动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与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引领未成年人在文明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实现了“美”与“德”的双向提升!

接下来,徐汇区将继续举办“名家面对面”系列活动,通过流动的“美育大课堂”,将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结合,让更多市民群众走进美育课堂,与名家近距离接触,提升精神文化素养,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观看心得

今天很高兴参加名家面对面著名琵琶演奏家汤良兴老师《趣谈国乐》的活动。

汤老师不仅现场给我们演奏了《備憶故人》、《酒狂》、《六板新弹》等精彩曲目,还和我们分享了对国乐的独到见解,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同学展示环节,还耐心的给我们指出一些演奏细节问题,鼓励我们要坚持练习。

我印象最深的是汤老师在国外演奏《十面埋伏》,外国人对此评价很高,说有点像他们的摇滚音乐。汤老师自豪地说重金属摇滚通常需要五、六个人,通过电才有这样的气势和震撼,而中国早在古代就有了《十面埋伏》这样的音乐,用琵琶一个乐器就能奏出千军万马的气势。这让我为我们的传统音乐感到骄傲,也更坚定了我继续学习琵琶的决心。张凌祎

编辑:黄烨

来源:文明徐汇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