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西郊达菲”爆火!但是这股“泼天的流量”惹麻烦了……
2024-11-19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张振宇 

你是否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西郊达菲”“潦草男明星”?近日,上海动物园的棕熊军军走红网络,不少游客都慕名前来。不过这股“泼天的流量”也让军军的“奶爸奶妈”们有些苦恼。只因有的游客因爱而投喂,却不知这种“爱意”,却让动物们“难以承受”。

军军

  ◆  “潦草男明星”火出圈  ◆  

打开社交媒体,“西郊达菲”的话题已经超过84万的浏览量。这个上海动物园的网红“男明星”军军,身上裹着一层棕色皮毛,看起来毛茸茸的,一双古灵精怪的大眼睛配上圆滚滚的身体,萌到不行。又因为它的外表和迪士尼好友“达菲”很像,所以被称之为“西郊达菲”。而它过于“潦草”的毛发、憨态可掬的“E熊”性格,更让很多人戏称之为“没洗澡的萨摩”,用各种昵称、热梗来表达喜爱。

这个动物“明星”可不是那么容易见到的,要想见到军军,事先还需要做些“功课”。随着天气转冷,11月里军军只有在双号才会“出门营业”。这一行踪也被网友们随时掌握,社交媒体上就有名为《军军营业时间(11月版)》的攻略贴,提醒“军迷”们莫跑空。

  ◆  “顶流”人气果然不一般  ◆  

11月16日,记者来到上海动物园,实地体验了一把军军的人气。

快到棕熊展区时,隔着十几米就能不断听见有人在喊“军军”,游客的“应援声”此起彼伏。因为人比较多,游览区域的保安哥哥尤为忙碌,不断来回巡逻,举着手中的喇叭提醒大家文明游览,排队有序观看,不要投喂,一边还有不少志愿者帮忙。

在比较热门的拍摄角度,不少游客“叠”出了两三层,大家都在努力将手中的相机或手机向前伸,只为可以拍到军军的容貌。等了许久,记者终于见到了军军,棕色的毛发配上四条小短腿,一副圆滚滚的身材往那一坐就能让无数路人直呼“太可爱了”。军军一会盯着手中的食物,专心“干饭”,一会又“duangduang”地来回跑动,性格很是活泼。

记者看到,现场很多年轻游客会举着“达菲”与军军这个“西郊达菲”合影。不少游客告诉记者,之前在网上被军军“圈粉”,这次是专程前往上动看军军的。“军军和迪士尼的达菲很像,网上还说它是只像狗狗的熊,感觉看它的视频特别减压,所以今天也是专门来一睹真容。”一位游客这样告诉记者。

因为军军的超高人气,上动还专门推出了它的文创周边,在文创店里专设了一个柜台。从明信片到徽章到挂件。11月16日上架,17日正式发售。虽然17日军军不对外营业,但还有游客专门跑了趟文创店,就为了第一时间买到它的周边。店员告诉记者,周日开始售卖,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冰箱贴,还有不少游客建议出玩偶,这些建议也会被收集起来,未来可能会推出第二批军军的周边。

  ◆  投喂却让“爱”难以承受  ◆  

军军走红,虽然带来了人气,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棕熊这种动物,但同时也引起了一些担忧,其中最大的担忧就是游客们因为太爱了,而忍不住去投喂零食逗弄它。

11月14日,上海动物园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劝阻投喂二三事|棕熊宝宝“军军”初长成》,文中直言不讳地写道:“投喂是最虚伪的爱。”这篇文章就出自于上海动物园的一位劝阻志愿者王健。

他在文中写道,近期,小棕熊“军军”在各大网络平台都受到了不少熊熊爱好者们的关注,成为了新晋顶流,前往上海动物园熊山展区看“军军”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众所周知,上海动物园熊山展区一直是游客投喂的重灾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熊山的几只大熊们经常会吃到各种两脚兽们所谓的‘美食’,比如薯片、饼干、面包等。长期的随意投喂已经致使熊山大熊们产生了严重乞食行为,一旦有游客拿出食物,大熊们就会风风火火地跑来等待投喂,这对它们的健康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不文明投喂造成动物乞食行为

他也恳切地呼吁:“作为一名上海动物园的科普志愿者,呼吁大家从我做起,为了‘军军’和其他野生动物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请不要投喂。让我们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和生存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随处可见禁止投喂警示语  ◆  

记者16日在现场也看到,在展览军军的棕熊展区,包括不少其他动物游览区域,都在醒目的位置设立了多块禁止投喂的警示标语。每个区域的保安和志愿者也都会不定时地用喇叭播放提醒语,不断劝阻游客不要投喂。

高密度的宣传也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位保安对记者表示,最近这几天游客投喂的情况明显有所改观。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游览过程中,有一位小朋友牵着妈妈的手说:“我们不能投喂军军。”一旁的志愿者注意到后,主动上前夸赞了他,并给他送上了一张“劝阻小卫士”的贴纸。

不过也会有一些游客在工作人员劝阻后坚持投喂。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有的时候在劝阻游客乱投喂后,也会遇上一些脾气暴躁的游客,不配合之余甚至会辱骂志愿者和保安。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执法权,面对这些情况,只能忍受,并继续好声好气地劝阻。

“对于游客来说,投喂其实很方便,我们稍不注意,游客就可以把食物丢下去。但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时时刻刻盯着游客,一旦发现游客手里有吃的东西,我们就会上去劝诫,有时候也会‘误伤’,人家只是自己吃的,搞得我们也有些尴尬。”一位保安无奈笑道。

  ◤  记者调查  ◢  

乱投喂现象不止于“军军”

动物园为此招募劝阻志愿者

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乱投喂问题在国内各大动物园里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每逢佳节人流多的时候,有些展区就会成为投喂的“重灾区”。部分游客会与饲养员或者劝阻投喂的志愿者“躲猫猫”,你在这里管,那我就去别处喂。尽管动物园在节假日和双休日投入了很多的人力,仍旧很难完全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

也因此,上海动物园每年都会招募热心人士成为志愿者。在上动招募的科普志愿者中,有4个常态化服务项目,25个服务岗位,常年活跃的志愿服务人数在500人左右,而其中有一部分就属于劝阻志愿者,会针对游客乱投喂现象严重的狒狒山、熊山、乡土动物区等十多个动物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劝阻投喂,传递和纠正错误的野生动物保护行为。

今年上半年的志愿者招募,最终共有125位加入劝阻投喂及科普讲解团队,以中青年为主。王健就是今年新加入上海动物园科普志愿者大家庭中的一员。

上海动物园科普志愿者培训

他表示,今年7月,他第一次在熊山参加志愿服务时遇见了萌熊“军军”,也喜欢上了这个“熊孩子”。但在熊山的服务经历让他切实体会到了劝阻投喂工作的难度。很多时候志愿者会远远地礼貌劝阻,以免引起游客反感,但常常被游客当耳边风。“投喂人群中,老年人和亲子是主力军。”王健表示,他们经常需要三番五次的不停劝阻,甚至走到身边去阻止,才能制止游客投喂行为。“所以我们对游客的投喂劝阻非常需要耐心和细心。”

不过他也发现,不少孩子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小帮手,会告诉家长不能乱投喂。“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给他们送上可爱的小贴纸,也会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方便我们再做一些进一步的科普。”

为何游客不应投喂动物?

乱投喂会对动物产生诸多伤害

记者从上海动物园获悉,除了极少数人存在着戏弄动物的心态,大部分游客投喂动物,初衷都不是恶意,而是表达喜爱。有的扔了一次之后,发现动物会过来吃,就觉得它们喜欢,或是觉得它们没吃饱。还有一些游客还会特意从家里带着洗好的胡萝卜、白菜等,甚至有机蔬菜,觉得是干净的,给动物们增加营养。也有不少游客就是希望能与动物互动,尤其是带着小朋友的亲子家庭,忍不住想喂点东西,让孩子看看小动物们更多的萌态。

“他们会把动物当成自己的宠物,却忘记了,虽然在动物园里,但这些动物本质上大部分还是来自大自然的野生动物,需要科学的饲养。”动物专家告诉记者。

游客投喂动物会带来哪些危害?首先对于动物来说,经常投喂,容易让动物形成乞食等非自然行为。说得通俗点,动物表现出类似人的行为讨要吃的,会让一些人觉得很可爱,但在自然状态里的野生动物,是不可能这样与人互动,对于野生动物们来说,这不是正常的动物行为。

“现代动物园,终极的目标都是更好地保护动物,通过展示等手段,其实也是向人们科普动物们的习性,并让人们懂得如何保护大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在上海动物园,各个展区都会通过各种模拟自然环境的丰容行为来帮助动物们保持原有的自然行为和生态,避免产生刻板行为,而饲养员喂食也会有一套科学的方式,避免动物产生乞食等现象。而游客的喂食,则会造成反效果。“尤其是像军军这样才10个月大的幼年棕熊,正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时期,更要注意避免养成乞食行为。”

此外,人类的食物虽然色香味俱全,但会破坏动物的营养平衡。每一种动物都有自己的饮食结构,动物园有专业的“动物厨房”,为动物们提供了营养均衡的食物。游客所提供的食物并不一定符合动物的食性,比如金丝猴和黑叶猴,在野外,它们食谱中树叶类的占比要达到80%左右,所以即使是水果,也不能多吃,但很多游客觉得猴子喜欢吃水果,就会经常投喂水果,反而造成营养失衡,扰乱饲养计划。有些食物会导致动物出现高血糖、腹泻、肠梗阻等疾病。

甚至小小的一次投喂行动,就会酿成大祸害。比如污染动物生存环境,传播风险,传播人畜共患疾病,如感冒、肝炎等,掉入展区的包装袋或其他物件,若被动物误食,动物可能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在上海动物园就曾发生过因游客的不文明投喂而让动物出现生命危险的事件。1993年,长颈鹿“海滨”因误食游客投喂食物的包装袋而造成胃肠堵塞猝死;2001年,三头珍贵的白黇鹿误食异物,死于非命。其中一只白黇鹿胃内的塑料袋重达2.5千克;2001年,一只6岁雌鹿非正常死亡,解剖后在它的胃里发现了3.5公斤塑料袋。

另外,投喂时,游客因为过于激动或是拥挤,也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多项举措应对不文明游园

不仅会上“黑名单”还可能受处罚

记者看到,苏州、武汉、北京、长沙等多地的动物园都曾发布过公告,呼吁游客文明游玩,不要随意投喂动物。

为了制止随意投喂动物等不文明游玩行为,2016年,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印发《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在国家旅游局出台《办法》后,有的旅游景区专门设立了“黑名单”,对不文明游园的旅客处以不同程度的惩罚。

上海动物园发动青少年参与劝阻喂食行动

2024年10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发布《10月部分不文明行为通报》。《通报》中共涉及四种处罚类型,分别为:批评教育、一年内禁止入园、五年内禁止入园和终生禁止入园。《通报》公示了园区对23名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其中最小的游客为8岁,最大的游客为77岁。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随便去侵害动物园里的动物,导致其伤害死亡的,这是民事责任。在公共场合之下,从事这样的违法行为,本身也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管理范围。严重的话可能要受到警告、拘留、罚款等相关的行政处罚措施。动物也分为很多种类,如果濒危动物和珍贵动物受到伤害,甚至导致死亡的,最严重的话可能会上升到刑事责任。”

“为了阻止屡禁不止的游客乱投喂现象,我们一直在做很多努力,包括招募志愿者等措施,都是希望更多游客来参与到科普正确的动物保护知识,从根本上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护动物,了解大自然,学会与自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共处。”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军军的高人气,上海动物园也正在采取增加科普手绘板和劝阻投喂人力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护熊山的参观秩序,让更多人成为呵护“军军”健康成长的一份子。

这些举措也带来了正面影响。记者就看到,一位名为“嘎嘣脆脆”的网友在游览后发帖:“我不敢想象现在在玩轮胎、玩树叶、玩水、‘duangduang’跑来跑去的可爱小熊军军,几年后变成只会转着圈招收向人类乞讨的可怜模样。”越来越多的网友会自发科普乱投喂的危害,提醒游客自觉文明参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实习生 张振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