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科普进校园,上海动物园以绘本开展自然教育
2024-11-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科普作家、自然公益学堂讲师顾凌丽,带着她的作品——绘本《妈妈的爱——嗨,虫虫朋友》,来到北新泾第二小学,为全校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蝴蝶绘本科普课堂。这也成为上海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绘本科普活动项目今年开展的最后一站科普进校园活动。

绘本《妈妈的爱》是《家门口的野生动物朋友》系列绘本丛书中的一本,获得2018年“上海好作品”奖。故事里,一只毛毛虫很难过,它从小就没见过妈妈。但妈妈的爱,其实一直都伴随着它。这本绘本讲述了有关玉带凤蝶幼虫的生动故事,探寻蝴蝶及其他昆虫的初步攻略,以及用于拓展的自然游戏,故事里还隐藏了好多蝴蝶的小知识。

在课堂上,顾凌丽从绘本故事引出主题,展示了蝴蝶从产卵到化蝶完整的生活史,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上海地区的常见蝴蝶。原来,上海地区已记录到的蝴蝶种类高达144种,常见的也有54种之多。东方菜粉蝶、东亚豆粉蝶,而这就是上海小囡记忆中的白蝴蝶、黄蝴蝶吗。故事中的主角,同时也是上海常见的玉带凤蝶,它的毛毛虫宝宝,最喜欢柑橘类芸香科植物。不同蝴蝶的寄主植物也各有不同,掌握了蝴蝶宝宝们的“菜谱”,对于野外观察蝴蝶可大有帮助。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顾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解,收获满满。

据介绍,随着国内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自然缺失症”,自然教育越来越普及,并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上海动物园开展的“动物园里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绘本科普活动项目,针对4~9岁儿童,选取《家门口的野生动物朋友》系列绘本丛书作为指导用书,一套共4本,分别讲述了我们身边的4种常见的动物类别:鸟类(鸳鸯)、昆虫(玉带凤蝶)、蛙类(饰纹姬蛙)和兽类(貉)。围绕“家门口的大自然”主题,让小朋友意识到,野生动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家门口的野生动物”为切入点,引导孩子们一起来观察身边的本土野生动物。

据悉,2024年,上海动物园围绕绘本,利用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邀请绘本作者团队,面向公众、长宁区小学和幼儿园低龄儿童,因地制宜地开展绘本系列科普活动共计17场,其中14场线下活动,4场线上直播活动;在动物园开展12场,进校园开展5场;线下覆盖人群超过1500人次,线上观看人数达到8500人次以上,向学校和幼儿发放绘本300余册。活动从绘本故事引入,互动穿插小讲堂、动物园实地拜访“动物邻居”、动手diy等环节,让低年龄层的小朋友们通过动用五感,初步打开野外观察的大门,拉进孩子与自然的距离。而通过自然手工与游戏,更是帮助亲子家庭延伸巩固,进一步探索自然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由上海动物园开发的“一起来逛动物园”系列绘本也即将上市,后续,上海动物园会继续开发形式多样的绘本科普互动,让更多儿童了解乡土动植物多样性、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做法,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