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翁经典到原创英语剧,这一全国大学生英语戏剧节在上大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从莎翁经典,到中国原创英语剧,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英语戏剧节上,来自全国12所高校的大学生团队一起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交流。
此次戏剧节由上海大学、广西大学、武汉大学、新疆大学、汕头大学、贵州大学6所高校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两天的总决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12所高校的英语戏剧团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作品,从莎翁经典到改编作品,再到原创剧目等,多种戏剧形式探索了不同的主题。
上海大学的《皆大欢喜》有着欢快的节奏和温馨的故事情节,武汉大学的《奥赛罗》展现了精湛演技和深刻悲剧色彩,广西大学的《新的瑞拉》生动展示了经典童话的现代诠释,新疆大学的《俞秀松》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Who's Whose Projection》有着独特创意与深刻主题,汕头大学的《孔雀东南飞》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这些剧目各具特色,让在座观众享受到英语戏剧的魅力,也让带来这些剧目的同学们更多地体会到了表演的成就感。
上海大学这次带来的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皆大欢喜》,荣获了一等奖。导演是上海大学2024级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洪玉敬,她告诉记者,这出完整的剧目今年5月份他们就演出过,从去年12月份开始排,为了参加这次戏剧节又缩减了剧本,重新进行了集中排练。“我们也做了一些创新,比如增加一些唱跳的桥段,包括最终的舞曲结束,是我们的小巧思,也比较符合喜剧的氛围。”
洪玉敬是第一次做导演导戏,“开始觉得挺简单的,真正演出时才发现还是很考验各种统筹能力的。”而作为学习外语专业的学生,她觉得收获非常大,对莎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自己的专业更有所成长。
戏中饰演女主角的上大2024级英语笔译研究生沈诗婕从大一就开始尝试进行戏剧表演,她告诉记者,戏剧打开了自己,让自己更勇于表现自己,锻炼了与人交流的能力。饰演男主角奥兰多的张祖槁是上大2023级英语专业大二本科生,还是这部剧的编剧。从小他就喜欢戏剧,进入大学后更是有机会可以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剧本改写是一个挑战,因为要在很短时间里将原剧本中的2、3条线进行浓缩,还要保留戏剧冲突。另外我还要表演男主奥兰多,这是一个有英雄气质同时又铁汉柔情的角色,怎么表现出细腻的感情对我来说也是挑战。”不过,最后对于呈现的效果他还是挺满意的,“可以给自己打个70分。”他笑说。
张祖槁告诉记者,通过戏剧表演,他也拜读了更多莎士比亚的著作以及其他戏剧家的作品。“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的,尤其是学到了很多新鲜奇妙的表达,比如说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有一个词叫star-crossed lovers,就是连星星都反对的爱人,形容命运多舛的爱情,这些表述就让我感到很有意思,让我会想去探索不同语言文化中有趣的东西。”
大赛评审专家、广西大学亚太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罗选民教授表示,英语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演技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此次戏剧节的举办,正是为了搭建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在英语戏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汕头大学文学院院长毛思慧教授则鼓励青年学子以英语戏剧为切入点,将语言和美育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在体验中感受中外文明交流之美。
两天激烈角逐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Who’s Whose Projection》、广西大学《新的瑞拉》荣获特等奖。上海大学《皆大欢喜》、上海外国语大学《琐事》、武汉大学《奥赛罗》、汕头大学《孔雀东南飞》荣获一等奖。山东大学《麦克白》、四川外国语大学《江姐》、新疆大学《俞秀松》、华东政法大学《摸彩》、浙江工商大学《爱的徒劳》、重庆邮电大学《李尔王》荣获二等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