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事迹宣传展示活动举办
2024-12-1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郭容/图、视频

七十年前,首批青年突击队怀着对建设新中国的无限热忱,义无反顾地投身祖国各项建设事业。走过七十载春秋,青年突击队的旗帜从未褪色,始终高扬,一代又一代青年赓续接力,把青春激情书写在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壮丽篇章中。

12月18日,“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事迹宣传展示活动在上海地铁音乐角开启,新老突击队员们共聚一堂,将70年来的奋斗与荣耀娓娓道来,集结成册。这些动人故事也激励着新一代突击队员们继续挥洒青春热血,传承青年先锋精神。

据了解,本次位于地铁人民广场站内文化长廊的青年突击队事迹展示活动将持续到12月29日。  

  ※  有一面旗帜总是飘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自1954年中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诞生,经过70年的发展壮大,在国家建设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代又一代青年突击队员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的身影,始终不变的是与党同心、跟党奋斗的决心。青年突击队一直冲锋在“急难险重新”的前沿阵地,将旗帜插遍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成为革新、奋进的生力军。

在活动现场,诞生于上海各个时期的青年突击队代表们通过一段视频,分享了各自加入青年突击队的初心和感悟。上海汽轮机厂一金工青年突击队成立于1957年,时任队长林硕雄回忆道:“当时我参加青年突击队就是唯一的想法,就是有一种责任感、有使命感,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我还有责任把我们车间的青年工作做好。”

青年突击队的组建和参与不仅是个人实现梦想的舞台,更是青年人响应国家号召、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体现了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青年成长和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诞生于1982年的上海海洋石油局海洋油气勘探开发青年突击队队员雷雳表示,青年突击队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它更代表了组织的认可和信任,“当时,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一个员工加入它,就觉得特别的无比的自豪。”

带着建造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光荣使命,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大型邮轮建造管理青年突击队于2019年组建而成。“对于我们船舶从业者来说,大型邮轮是最后一个尚未攻克的难关,所以有机会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国产第一艘大型邮轮的建造,我倍感荣幸。也想对过去的自己讲,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胜利!”这段难忘的经历对于队员聂凯而言,意义非凡。

  ※  有一群青年总是冲锋在“急难险重新”的前沿  ※  

70年前,中苏友好大厦见证上海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以匠心铸就城市地标。“7天出图纸,20天开工建设,10个月建成,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上海建工青年突击队的拼搏奋进中凝聚成为了50年代上海天空中最高的那一颗红星……”一群年轻人以情景剧的方式将上海第一支青年突击队的故事带到了人来人往的地铁站,由上海建工下属装饰集团团委演绎的《传承与创新下的那颗红星》讲述了如今的上海展览中心如何建设、更新的故事,引得往来行人纷纷驻足,了解70年前的城市地标如何在青年力量中实现华丽转身。

2002年,上海建工吴凯民青年突击队参与了上海展览中心的大修、加固、改建工作。然而,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受限……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而言,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顺利完成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队长吴凯民带领突击队员们靠着不服输的拼搏精神,最终创造了“奇迹”。吴凯民记得,他们从进场施工到设备、管线安装完成,再到最终调试一次成功,整个工程只用了不到17个月的时间,确保了上海“两会”的如期召开。“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二字的重量,更让我对‘青年突击队’这一光荣称号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吴凯民说。

70年后,又有一支青年突击队,他们用数字化赋能、工业化生产,智能化、绿色化双重驱动,让上海展览中心重新焕发光彩。作为新一代青年突击队队员,前辈们的拼搏故事让王许婷深受触动:“每一代逐日移山的青年,都有自己奋不顾身的热爱。”王许婷希望能传承老一代青年突击队“学习创新、甘于奉献、永争第一”的精神,和队员们共同接续奋斗,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城市高质量转型。

“如今的这颗‘五角星’不仅变得更加耀眼,也加快了‘开放友好’的脚步。”队员姚骞骞表示,修缮好的上海展览中心现已拆掉了外立面围墙,市民朋友们可随时“走进”上展中心,零距离感受其特有的红色基因和历史风采。看着这里真正成为可阅读、可漫步、有温度的城市花园,让姚骞骞深感欣慰,“我们在党旗下接续时代的担当与使命,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人人为之向往、皆有可为的希望之城,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反应堆保护系统青年突击队队员严晓婷则以TED演讲的方式,讲述了青年队员们通过寻访老突击队员,了解并见证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中国核电事业的版图上,刻下了一代人的辉煌印记,书写了一个关于青春、梦想与坚持的故事。

“八年磨一剑,我国在核反应堆数字化保护系统领域,从几近空白到站稳脚跟,研制出全球首个通过中美两国政府核安全监管机构安全评审的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突击队用坚定信念攻克难关,打破国际垄断,铸就了核电事业的辉煌篇章。”在深入探索前辈们的足迹,倾听他们内心深处对梦想的执着与对责任的坚守后,作为2021年加入团队的一员,严晓婷从最初的旁观者到如今的亲历者,她深刻体会到前辈们所传递的精神力量,“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也为我们这一代青年突击队树立了精神的灯塔。”

“随着新一代青年突击队的进步和创新,我们的控制系统,仿若破晓的曙光,正逐步照亮能源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正加速推进控制系统的迭代升级,积极拓展新能源赛道的应用。自主可控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成功试点应用,标志着我们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严晓婷表示,新一代青年突击队将接起前辈们的接力棒,继续秉承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作风,汲取直面困难、善于斗争的力量,奋力奔跑在国家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广大青年突击队也将赓续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牢记嘱托和使命。随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东方明珠女警中队青年突击队、上海地铁工程建设青年突击队、静安区税务局毛琦敏劳模工作室青年突击队三支突击队新老成员代表上台。活动中,在新老队员的互动环节,年轻队员向青年突击队前辈献花,表达了对前辈的敬意。青年突击队前辈则向年轻队员授旗,象征着青年突击队精神的传承。在前辈的带领下,在场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们集体进行宣誓,展现了青年突击队的决心与信念。

  ※  有一种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奉献青春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团市委以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70年,70支青年突击队,70个奋斗故事”寻访活动,组建全市230支寻访团队,相继走访成立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青年突击队,传承在“急难险重新”任务面前赓续接力的青年突击队精神,进一步发挥青年突击队示范引领作用,凝聚青春力量。活动现场,这本沉甸甸的青年突击队事迹寻访汇编也正式亮相。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突击队始终是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的重要力量。从匠心到创新,从经典到未来,青春力量在赓续城市文脉的同时,青年突击队员们在党旗下接续时代的担当与使命,用青春、用双手筑起人人为之向往、皆有可为的希望之城。团市委希望借此活动,在回顾青年突击队辉煌历史的同时,也展现新时代青年的勇于担当、刚健有为的青春风貌。激励新时代的青年突击队将继续擦亮品牌,锚定“冲在前,做尖兵”,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