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金融先以清廉筑基,沪上金融类高校探索清廉思政育人行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学金融,首先要清廉,学校教育打头阵。在由上海财经大学纪委主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与发展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沪上各财经类高校以清廉筑基金融,探索思政赋能育人,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讨如何将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与金融专业理论学习深度融合,以满足中国特色金融强国建设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据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书记介绍,上财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国际视野、民族精神以及多方面能力的优秀财经人才。2020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开展清廉金融进校园活动,学校积极响应并与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开始合作。双方于2021年签订了合作协议,此后在开发相关慕课、举办廉洁文化主题分享活动等进行多次合作。
与此同时,双方还协同上海银行同业公会和上海保险业公会,开展了《清廉金融——从大学迈入实践前沿的人生基石》教材的编写出版工作。许涛表示,金融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清廉的品德与操守,这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介绍了立信在廉洁诚信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他表示,立信教育集团创始人潘序伦先生曾指出:“信用为生产要素之一……其重要且胜于资本。”据此,立信提出了从事会计师职业应该具备的高尚道德:公正、诚信、廉洁、勤奋。
他介绍了立信特色廉洁教育模式的四个方面:将廉洁基因植入办学治校,确保所有教育活动以廉洁为前提;将廉洁理念嵌入诚信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廉洁观念;将廉洁特色融入校园文化,举办廉洁文化周、诚信主题讲座等活动;将廉洁共建纳入产学研合作,与企业、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廉洁诚信文化的传播与实践。解超表示,立信将继续秉持“廉洁诚信品质”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金融事业贡献力量。
来自金融行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多位嘉宾围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清廉金融、人才培养等主题进行交流。
中国银行业协会纪委书记朱宝明表示,清廉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涵养优良政治生态、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王擎介绍,西财建立了涵盖课程学习、科研、就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位一体”平台,实施了包括精品课程、教材编写、红色论坛、文化社团、实践教育基地和特色党课等“六个一”精品项目,并与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分行等机构合作,促进多方协同育人。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纪委书记陈志法深入分析了金融文化与金融廉洁、金融普惠、金融风险、金融创新、金融教育以及金融人才之间的关系。上海金融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田骏介绍,上海金融法院通过“守廉如金、遵纪如铁”的价值追求,采用多种形式营造廉洁氛围,同时制定了130余项规章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金融界与教育界的沟通与合作,也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会者一致认为,清廉金融文化的建设对于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应成为高校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