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站明年1月5日起将迈入“高铁时代”,提档升级后的南站有哪些变化?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郭容/图、视频
明年1月5日全国铁路实施新列车运行图后,位于徐汇区西南部的铁路上海南站将迈入“高铁时代”。这座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的车站,于今年7月1日启动了提档升级改造工程。经过此次改造后,上海南站有哪些变化?12月30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实地体验了一番。
增加约2500平方米有效候车面积
安检仪、实名制验证闸机大幅扩容
上午9点,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北进站口来到上海南站候车层,只见进口处的实名制验证闸机和安检仪器已经全部“就位”,上方的各种指示标识也非常清晰。站在环形平台望去,整个大厅显得非常宽敞、明亮。
铁路上海站上海南客运车间副主任吕红梅介绍说,上海南站是世界首个圆顶透光火车站,站场规模为6台13线,站型为跨线高架+线上式,站房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与地铁1号线、3号线、15号线和长途客运南站紧密衔接,是上海对外联系的陆上“南大门”。为更好满足广大旅客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满足上海南站全面开行高铁动车组列车的需求,今年7月1日,上海南站启动提档升级改造工程。改造期间,车站采用“边运营边施工”的模式,顺利完成了客运、房建、商业及广告的提档升级。12月20日,上海南站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通过静态验收,整体工程接近尾声。
“提档升级改造后的候车室更具空间感,增加了约2500平方米的有效候车面积,可容纳旅客数量扩充至9000人。”吕红梅表示,为了减少旅客安检进站等候时间,车站大幅增加了安检仪和实名制验证闸机的数量,由原先的9台安检仪、20个实名制验证闸机,增加至20台安检仪、40个实名制验证闸机,安检通过能力提升至10000人/小时。“安检通道旁新设有4台轿厢式复位单向门,可以方便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出站。”
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旅客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此次改造,上海南站优化升级了“心尚”服务工作室,内设军人候车区、重点旅客候车区、儿童游乐区及母婴室,并开辟了专用检票通道。同时,车站深化厕所革命,改造升级了24处卫生间,增设集无障碍、儿童、母婴护理设施于一体的“第三卫生间”,引入了新风系统,悉心打造“暖手”工程。
此外,车站的空调设施也全面升级,实现精准温控管理,照明系统同步优化,候车大厅203盏白玉兰灯具熠熠生辉。站区静态标识、综合显示系统全面焕新,标识更清晰醒目,引导更精准高效。候车室内还增加了自助服务区、自助充电吧台、新设智能温控直饮水等便民服务设施。既有售票处也改造升级为综合服务中心,“一窗通办”服务模式更加方便旅客办理车票相关业务。
1月5日起计划开行列车118.5对
高铁列车占比将达到60%
“上海南站自2006年开站至今,已历经18年的风雨历程。本次改造以‘保留时代记忆、提升旅客体验、链接地缘文化、激发区域活力’为设计理念,融入海派文化开放、创新、人文、包容的精神内核,是秉承‘站城融合’的视角对既有站改造进行的一次创新性设计。”筑境设计副总工程师金智洋表示,对设计团队来说,上海南站改造工程的首要挑战就是现场情况的摸排以及改造需求的梳理。为此,项目团队进行了历时9个月的调研踏勘,从屋面最高点约40米到地下室-14米,所有能“钻得进、爬得上、看得到、拆得开”的地方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勘察。
中铁建工项目经理赵永存坦言,相比于新建工程,改建项目往往更复杂、难度更大,“此次项目首创‘装配滑轨式可移动遮雨棚’结构体系,高效完成了超6万平方米屋面阳光板更换和4.3万平方米穿孔铝板翻新,攻克了全国最大面积的站房屋面阳光板更新改造难题。”
“1月5日调图后,上海南站计划开行列车118.5对,较之前增加31.7%。其中,高铁列车占比达60%,主要覆盖杭州、宁波、温州、黄山等短途以及厦门、南昌、郑州、长沙等中长途方向。同时,为顺应旅客出行需要,车站还保留了重庆、武昌、南宁、广州等热门方向的普速列车11对。”吕红梅透露,升级后的上海南站运力大幅提升,预计日均客流将达到5万人次,较以往增长40%以上。
记者注意到,2024年12月24日起,上海南站金山铁路旅客进站口及候乘区域已整体搬迁至北广场,乘坐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15号线)换乘金山铁路的旅客,走6号口最为便捷。金山铁路的出站口也已调整至西北出口,出站旅客换乘地铁均可实现单向免安检。
铁路部门表示,提档升级后的上海南站将成为开行沪昆高铁、沪苏湖高铁等线路高铁列车的客运大站,对上海进一步辐射对外交通,完善上海“1小时高铁圈”,不断扩大“同城效应”“双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郭容/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