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枢纽出租车“短途模式”明日正式启用,记者“探路”
2024-12-3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12月31日上午9点,位于温虹路申昆路的虹桥机场T2出租车蓄车场外,跟往常一样,各种颜色的出租车有序地鱼贯而入,等待迎接下飞机的乘客,跟往常不一样的是,原先的车道“一分为二”,多了一条“短途车道”。

2025年1月1日起,虹桥枢纽出租汽车“短途模式”将正式投入运营,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前往“探路”。

  ◆  大数据核验短途车不用排队直达上客点  ◆  

随着10点的临近,出租车越来越多,进入“短途车道”的出租车也多起来——驾驶员已经接过一车短途乘客,回来继续接人。此时,他们无需在蓄车场排队,直接可以通过“短途车道”去往机场上客点接人。

记者留意到,“短途车道”设有两道关卡,场内场外各有一道,随着电子屏上显示车牌号、离场时间、入场时间、里程数,会出现“短途核验成功”,闸机栏杆抬起,放车进入。

由行业协会、场站管理单位和出租汽车企业联合发布的《虹桥枢纽地区巡游出租车短途业务运行管理规则》已在蓄车场门口张贴,该《规则》显示,短途业务认定标准为:始发自虹桥火车站南北出租车上客点和虹桥机场T2出租车上客点订单里程≤8公里的订单;自上述上客点载客发车后,空车返回原蓄车场用时≤120分钟;短途补偿机制仅对前一单短途业务有效;符合上述3个条件,每辆车当日可享受一次短途补偿。

短途业务运行规则为:虹桥火车站(南、北)与虹桥机场T2航站楼两者承接的短途业务暂不互认,即定点定时补偿;为保障车辆入场秩序及减少车辆碰擦事件,短途返场车辆需遵循场站方管理要求按序交替放行入场,并根据场内工作人员引导进入相应车道内等待放行运营。

短途业务核验要求为:闸机识别判定为非短途,须根据工作人员引导立即驶离现场;闸机识别判定为无订单,须根据工作人员引导驶离,司机可在7日内向其所属公司申诉,核实申诉成功的车辆可在其公司反馈信息次日起3日内,享受一次短途业务。申诉补偿不可累计使用。

需要提醒的是,各相关方将制定违规“黑名单”,在场站内发生拒载、扰序、抛客等违规行为均列入“黑名单”。一方面通报各方,另一方面列入违规名单的车辆在一定时间内不得享受短途机制。场站管理单位将根据现场运行情况临时调整管理措施。

  ◆  科学测试设定8公里、2小时为“短途”  ◆  

此前,“短途模式”经过为期两周的“测试”与试运行,目前现场设备及判断系统较为稳定可靠,达到设计预期。

“从12月18日开始测试和试运行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规范,比方说,短途到底设定多少距离比较合理?我们做了比较科学的测试,现在设定了8公里、2个小时往返。”出租汽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捷透露,根据虹桥整个枢纽地区的交通情况,最终确定了8公里,“因为如果短途放得太多的话,短途车道就失去了意义,可能会导致正常排队时间越来越长。”

据介绍,根据试运行情况测算,虹桥火车站每天的出租车量达到6000多车次,其中短途大约800多车次。“短途一天补偿一次,从整体平衡上来说应该差不多。”李捷说。

“每个驾驶员风格不同,我一般早晚高峰时间在外面载客,中午生意比较清淡的时候来虹桥枢纽排队。每天机场、火车站各有一次短途模式机会,还是够用的,两个小时往返时间也比较合理。”锦江出租驾驶员张智勇告诉记者,“短途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提高了出租车驾驶员的收益。

据悉,浦东机场的“短途模式”还有一个“人工核验”模式,对于短途车可以发人工票。但是虹桥枢纽地方较小,如果用人工模式会造成拥堵,因此用大数据来认定短途车,驾驶员的申诉率也在慢慢减少。

市交通委方面表示,作为本市重要交通枢纽,虹桥枢纽此次推出的出租车短途运营模式,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让广大旅客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后续,管理部门将密切关注短途模式运营情况,督促场站等现场单位加强管理,确保春运、春节等重要节点枢纽站点出租汽车运营有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