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025年上海春考,考题折射全面发展育人理念
2025-01-0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1月4日上午9时,202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和2025年1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首场语文科目考试顺利开考。全市各级教育、考试部门以及公安、卫生、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水务、电力、保密、无线电管理等保障单位协同合作,确保了考务组织落实到位,各考点周边治安、交通、环境状况良好,考试平稳进行。

根据考试日程安排,春考于1月4日至6日进行,其中4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5日上午考外语笔试;6日考外语听说测试。合格考于1月4日至5日进行,其中4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5日上午考外语笔试,下午考外语听说测试。

随着春考招生队伍扩大、专业增加,对考生的吸引力也在加强。今年,26所春招院校招生专业共109个,比去年99个专业增加了10个,均为各校特色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而且理工科专业数量更是呈现出上升态势。根据26所春招试点院校最新发布的招生章程,今年春招共计投放3539个招生计划,较2024年增加520个计划。

这对于“感受氛围”“模拟演练”的考生来说,关联度不大,但对于真正渴望春招录取的考生来说意义不凡。市教育考试院相关专家表示,计划增加固然可喜,同时也应注意到考生总量也有增加,且入围考生还要参与后续的校测选拔,竞争难度并未降低,理应不骄不躁、沉着冷静、积极争取。春考过后,应马上进入继续备考状态,如春考结果不理想,也不必沮丧,后续还有其他升学机会。

1月4日首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作文题目。今年作文题目为“我们的劳动使大地改变了模样,在大地的模样里我们看到了自己。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专家们一致认为,今年的作文题风格稳健,稳中有变,既延续了上海卷表达简洁、注重思辨的风格,又拓展了写作空间。题目契合当前课程教学改革精神,关注人类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了五育融合的课改导向和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劳动光荣”的主题衔接,与考生的学习生活、阅读视野和社会实践等衔接,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

而对于数学试卷,专家组一致认为,今年春考数学试卷基于考生学情,结构稳定,难度适当,坚持育人导向,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对学科教学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从今年春考开始,上海高考英语实施改革:“听力理解”从笔试中分离,原分值和原时长直接搬到“听说测试”中,一起上机考。具体的合并方案中,笔试部分:移除“听力理解”,笔试部分总分相应减少25分,由原来的140分调整为115分;考试时间相应减少15分钟,由原来的120分钟调整为105分钟。听说测试:并入“听力理解”,“听说测试”总分相应增加25分,由原来的10分调整为35分;考试时间相应增加15分钟,由原来的20分钟调整为35分钟。总的来说,外语科目考试总时长(140分钟)和总分值(150分)均保持不变。

对此,不少教师表示,新的听力考试模式与不少国际英语考试形式类似,更为重视学生对英语运用能力的考查,提高听说比例,真正告别“哑巴英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