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物|第六次蝉联百大UP主!这群90后的每一次美食探访都是一场奇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视频 受访者供图
脱下西装礼服,穿上便装;走出直播间或后台,走向天南地北。
2017年,一群90后机缘巧合走到了一起,在B站上开设了“盗月社食遇记”(简称“盗月社”)账号。
1月5日,该账号成员沐上、杨树梢、朱狒狒、高饱饱、coco五人站在2024年百大UP主盛典的领奖舞台上,接过百大UP主的奖杯。这是他们第六次获得这一殊荣。与此同时,今年该账号还获得了年度商业影响力大奖。
五人一台戏,当他们再一次喊出“心里有光,哪儿都美”的slogan时,弹幕上满屏都是这个口号。
◆ 颁奖词 ◆
他们是一群结伴同游的伙伴,天南地北寻味中国,挖掘人间烟火气,抚慰万千凡人心。他们透过关于吃的文化,看见一地风土人情,也看见勤劳的中国人朴实无华却热气腾腾的生活方式,通过食物,与一路上遇到的人们缔结了美好的情感。
◇ 探访当地特色美食,链接各地文旅人文 ◇
第一次刷到盗月社的作品是一期关于上海小吃的视频,名字叫《听说上海火了,我那土生土长的上海爷叔坐不住了……》。视频里,朱狒狒、杨树梢和沐上邀请上海爷叔、国家一级面点师朱厘米带着大家挖掘上海本地的隐藏美味。
逛逛南京西路、路过吴江路、荡荡黄河路、走进进贤路……对于这些耳熟能详的上海马路上的特色小吃,上海爷叔如数家珍,一一介绍“那些本地人天天排队,外地人却很少知道的上海美食”。
在王家沙的二楼,UP主们品尝到了蟹粉汤团和俗称“会响的面条”两面黄,在国际饭店门口三人“嘎吱嘎吱”嚼起了蝴蝶酥和酒醉蛋糕。尤其是鲜有人知的后者,沐上点评这款蛋糕“张嘴闭嘴间有酒香味”。
来到进贤路,这里有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小店,拾阶而上兰心餐厅二楼,点菜后不久,热气腾腾的干烧鲳鱼、响油鳝丝、红烧肉、爆浆猪肝、糖醋排骨、红烧肉等正宗上海本帮菜就端了上来。一桌人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浓油赤酱的上海美味。
“吃红烧肉的感觉就像小时候去春游,开心喜悦。还记得小时候过年的时候,我们把外公的床拆掉,摆上一桌……”镜头里的上海爷叔非常接地气。
做这期节目的时候,恰逢《繁花》热播。在盘选题时,团队成员一致认为,上海不仅有十里洋场,也有烟火人间。朱狒狒回忆说,“当时为何会请来朱老师,就是希望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介绍上海本帮菜。带给大家更丰富的美食体验,介绍上海人的饮食习惯。”
盗月社的视频记录着天南海北的美食,视频里有许多像上海爷叔一样形形色色的当地人。“与其说我们是一个美食账号,不如说我们通过当地某个特色食物,将文化旅游、美食人文结合起来。”沐上分析说,这也许是他们的账号能破圈的主要原因。
2017年,下定决心辞去河北电视台的主持人工作,沐上遇到了一群原本从事综艺、编导、导演等工作的小伙伴。大家一拍即合,希望捣鼓一个账号,拍一些有趣的视频。
起初,大家做的是街采,节目内容有点类似新闻小周刊,播放量不温不火。2017年6月,随着电视剧《深夜食堂》火遍网络。几位小伙伴萌发了挖掘中国人自己的深夜美食的念头。
盗月社的小伙伴来自不同的城市,沐上、朱狒狒、杨树梢、高饱饱、COCO分别来自河北衡水、江苏南通、河南洛阳、山东青岛和湖北武汉。他们也决心讲一讲不同城市的美食故事。
2018年夏天,盗月社制作并推出系列节目《深夜加餐饭》,开始探寻全国各地的深夜美食和故事,拍摄了包括“拥有10栋楼的大叔卖鸭仔饭”在内的诸多爆款视频。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视频播放量和粉丝数节节攀升。截至2025年1月7日,其B站粉丝数量达816.1万人。
回想当初账号的转型,杨树梢觉得十分庆幸,“美食真的是嫁接人和人之间情绪的载体。通过美食可以介绍城市风貌,记录各地有趣的陌生人。”
◇ 没有预设,每次拍摄都堪称一场奇遇 ◇
盗月社的粉丝被亲切地称为社员。在弹幕和评论区,往往有社员会发出灵魂拷问,“你们为何会捕捉到那么多有趣的人,这是事先安排好的吗?”沐上的回答让人出乎意料,“拍摄前,只有大概的思路和方向,拍摄过程中这些人全部都是偶遇,就和我们的账号名称中的‘奇遇记’一样。”
也许有人觉得没有预设,没有脚本的视频拍起来会很轻松。但事实是:正因为在拍摄时一切都是未知数,使得剪辑的难度提高好几倍。
每每定下选题后,团队成员就要奔赴目标城市踩点,感受城市氛围,探访客人、店老板,查询一些特色菜的资料。待功课齐备,最后一关才是拍摄。
定选题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好奇心,团队成员会到贵州、云南等较为偏远的地方寻觅宝藏美食和人文风景。第二个是紧跟时下热点,比如说有段时间胖东来很火,UP主就深入挖掘这家店背后的故事。
杨树梢回忆说,有段时间他们推出了“饭店老板已疯”系列,邀请饭店老板推荐别人家的店。有趣的是,有个老板的推荐特别给力,自家的店没火,反倒是他推荐的那家店现在自己去也要排队。
创作爆款视频,需要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当敏锐地捕捉到社员的兴趣发生了转变后,团队成员就会策划新的选题方向,推出更多利于故事表达的新系列。
做了那么多期美食视频,让朱狒狒记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在一家山西刀削面馆前,她和大佬看到有个小朋友在店门口玩。面馆是孩子的妈妈开的。相较单纯的美食,当地活生生的小人物才是视频中最有记忆点的。
== 对话 ==
记者:你们大多是以团队形式出镜,这样设计有何优势?
杨树梢:固然,个人UP主会让粉丝更容易记住。但团队也有团队的优势,我们会根据节目属性灵活安排不同UP主出镜,这样就不太会产生枯竭感,创意迭出,带给观众的感觉比较丰富。有时候社员们会喊话“我想看三姐妹”,“我想看三兄弟”,弹幕和评论区的互动较多。
记者:此次你们获得了年度商业影响力大奖,你们的商业模式具体是怎么样的?
朱狒狒:以前我们和大部分账号一样,主要是接商单。在参加上海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后,我们发现了许多特色农产品。于是,2023年我们上线自有零食品牌“月亮兜兜”。希望将如月亮般美好的美食放到“兜”里,分享给更多观众。
记者:新的一年,你们会尝试更多节目吗?
沐上:会的。前不久,我们在天津开设了《慢游记》系列。新的一年,我们将放慢脚步,尝试更多40-50分钟的超长视频,让社员们感受到更惬意的美味人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视频 受访者供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