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乐高乐园夏季开园,上海金山预期2025生产总值增长4%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1月7日,上海市金山区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在金山区会议中心召开。上海市金山区代理区长袁罡在作《金山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金山区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力做好上海乐高乐园开园保障工作,推动建设和运营有序衔接,确保夏季顺利开园。同时,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发挥重大龙头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聚集发展,持续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
持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
2025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4%
过去的2024年,上海市金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多项数据排名全市前列甚至全市第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可比增长3%(文中涉及的2024年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数为预计数)左右。财政总收入完成448.5亿元,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6.1亿元。在全面落实国家和本市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上,成功举办金山购物节、“上海之夏 滨海金山”国际消费季等活动,全区共接待游客1252万人次、增长30.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3亿元、增长26.2%。
此外,金山区制定出台支持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27.5%,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占属地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81.9%;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市首批“市区协同”千亿级产业集群;光电传输新材料产业集群入围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市级特色产业集群总数位居全市第三;全市首个低空协同管理示范区揭牌运行。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力争与全市保持同步,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0亿元。
在增强产业发展动力上,全面实施张江金山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持续推动高新区、碳谷绿湾产业园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以化工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确保上海石化全面技术改造和提质升级项目顺利实施。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发挥重大龙头项目牵引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聚集发展,持续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动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和综合处置。
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上,深入实施工业企业研发“双清零 双提升”专项行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壮大“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梯队,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4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增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确保发明专利授权不少于1100件、技术合同成交额不少于52.5亿元。聚力打造上海湾区科创城,加快建设和培育高质量孵化器,持续提升科创载体能级。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培育“链主”“链族”企业40家,推动35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在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上,制定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案,持续推进“一类事一站办”等集成服务改革,深化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更好助企增利。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区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和竞争力。积极争取市属国企在金投资布局,扎实推进联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今年金山区将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全力做好上海乐高乐园开园保障工作,推动建设和运营有序衔接,确保夏季顺利开园。放大乐园溢出效应,推动G320文旅连廊提质升级,系统整合区内文旅资源,推出更多精品旅游线路和文旅产品,进一步打响“金山如画”全域旅游品牌。鼓励引导中高端休闲度假、亲子主题酒店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推动文旅体商农联动发展,办好旅游节、滨海嘉年华等节庆活动,持续聚人气、引流量。加强对文创品牌和人才的挖掘、培育、扶持,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上,深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引导市民群众开展科学健身锻炼,经常性锻炼人口比例达到50%。积极推进市民运动球场、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建设,优化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服务。精心筹备区运会,认真办好全国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总决赛、市速度轮滑锦标赛等精品赛事活动,全力支持金山体育健儿在全运会等重大赛事上取得好成绩。
在兜牢基本民生底线上,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新建一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和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完成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改造35张。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新增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433套,筹措投用“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200张。扎实推进全民参保扩面提质,切实提升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水平。加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确保救助工作规范精准高效。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完善社区“宝宝屋”运营管理机制,新增公办托额160个,托幼一体园比例达到85%以上。深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积极开展市示范性学区集团创建,顺利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新五项标准达标,确保华二金山实验学校新建工程竣工交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上海健康护理职业学院开工建设、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投入使用,建设6个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推动终身教育融合发展,新增1所区级老年大学。
在守护群众生命健康上,加快推进瑞金医院金山院区、市公卫中心应急医学中心等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区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启用区疾控中心、枫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推进区牙防所朱泾分所建设,做好国家和市级“无结核社区”示范创建工作,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优先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号源工作。持续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