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一代挑起大梁,经典淮剧《三女抢板》有了传承版
2025-01-10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经典淮剧《三女抢板》有了传承版。上海淮剧团《三女抢板》(传承版)1月10日上演于天蟾逸夫舞台,清一色青年演员挑起大梁,这意味着,这部有着68年历史的经典之作后继有人。

淮剧《三女抢板》取材自旧小说《海公大红袍》,由上海淮剧团(原名上海市人民淮剧团)于1957年在贵州剧场成功首演。该剧原系老艺人徐扣成说的幕表连台本戏一折,在1956年挖掘传统剧目中,由何叫天口述,整理改编而成。

1979年,该剧得以排练复演,并赴苏北金湖、淮安、仪征等地作巡回演出。2019年,淮剧泰斗何叫天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淮剧团再次复排了何派代表作《三女抢板》,由何叫天之子、淮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双林担任剧本改编及复排导演,淮剧名家张华主演。

今年,何双林的爱徒张华老师将这出大戏传承给学生高挺,饰演剧中的黄伯贤。剧情走向和经典唱腔的传统基础,针对整体节奏进行了精心调整,以更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借助现代高科技舞台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舞台效果,使得整个演出更加完美与生动。

作为张华老师的学生、何派艺术的第四代传人,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把这出戏传承好。“师父张华老师一直以来在艺术上的悉心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一丝不苟把整出戏的唱腔、念白、身段以及人物的内心情绪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不厌其烦。”

《三女抢板》中“三女”则完全由上海淮剧团95后青年演员担当。在剧中饰演黄秀兰的是优秀青年演员顾芯瑜。她告诉记者,《三女抢板》是淮剧传统骨子老戏,她从在校时期就观看过前辈老师们的视频,学习剧中的唱腔,课余时间也常常哼唱。”顾芯瑜回忆,自己曾在2021年跟团巡演时临时安排出演过一次,由于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她未能达到理想中的完美效果。这次有机会参演并饰演黄秀兰,她感到十分荣幸。从坐排开始,她便字斟句酌,反复练习和打磨剧中的经典唱腔,希望能够完美呈现每一段唱腔的韵味。

上海淮剧团近年推出了一批经典剧目的传承版,大量青年演员走到了舞台的中心,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挑起大梁。青年人的快速成长,与上淮2019年建立了“淮剧学馆制”有很大关系。在“淮剧学馆制”之下,青年演员在进入院团后依然可以像在学校那样有计划地学习。淮剧名家亲自示范,进行身段指导、程式规范、声腔训练等一系列教学,并提出“五年规划”,一年一出大戏排演,让青年演员“以演代训”,增强舞台实践力,提高他们成才的可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