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展现百态人生,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今晚申城首秀
2025-01-10 文教

剧照。王犁/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福聚德”大堂的热闹正扑面而来,舞台豁亮开敞,食客们谈笑风生,伙计们鱼贯穿场,在灯光、音乐的相互映衬下,一个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老字号烤鸭店活灵活现呈现在观众眼前……

1月10日晚,香港话剧团《天下第一楼》首次亮相上海,作为本次全国巡演内地的最后一站,该剧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圆满收官。同时,这部作品作为东艺的开年大戏,以独特的“港味”为观众带来别样视听体验,也为东方艺术中心开启了充满活力的2025年。

  ◆  百态人生中体现不同语言魅力  ◆  

剧照。王犁/摄

此次演出不仅有编剧何冀平坐镇,还有香港话剧团首席演员兼金马奖影帝谢君豪参演,与司徒慧焯组成超强编、导、演阵容。“我跟上海观众算是比较熟悉了,这几次过来,我发现上海观众很懂享受观影的乐趣!”在谈及用粤语演绎京味时,司徒慧焯在采访中表示面对上海观众他毫无压力。

作为本次全国巡演内地最后一站,1月12日下午,在最后一场演出结束后,作品编剧何冀平,导演司徒慧焯与主演、剧中卢孟实的扮演者谢君豪,将重新回到舞台上,畅言所思所想,当日观演观众可在演出结束后直接参与。

1988年,讲述一家烤鸭店兴衰的《天下第一楼》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次亮相,并成为北京人艺的代表剧目之一,至今已经多次复排,仍然一票难求。

香港话剧团版沿用原剧本,呈现的仍是原汁原味的经典情节。剧场内设置普通话字幕,方便不懂粤语的观众观剧。粤语独特的声调与音节赋予台词韵律感,在内地观众听来也有别样风味,演员在一些特定情节的处理上,也颇具港式喜剧的幽默因子。

编剧何冀平称其为化繁为简的“现代版”,“基本上是另外一个戏,北京人艺的版本会更加传统写实一点。”导演司徒慧焯在历史与现代间找到平衡,采用写实与写意结合的手法。“改编后我们整个戏流动最重要,然后就是要轻盈一点,不要做的那么重。”司徒慧焯在采访中谈道。

司徒慧焯在知道作品要进行全国巡演之时,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首先,我在舞台美术上做了简化。”例如剧中曾提到过的“井”,在这次巡演中,会用灯光处理这个意象。丰富的舞台语汇并非堆砌和展示,而是“减少了装饰性的元素”,流丽而清雅,以“无形”来表达“存在”。故事的呈现,并不需要局限于一个实体的演出空间,而是演员用身体去相信场景,然后通过表演延伸到对文本、历史,乃至于剧场美学的思考与深究……现代写意的舞台美术,扎实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的结尾设计,都是此次排演的亮点。

“我是一个香港导演,当我用我的眼睛去看这样一间北方烤鸭店的故事。文化的碰撞已经发生了。”南调回荡北腔,福聚德里,尽是人间的酸甜苦辣。

  ◆  三十多年来首次“加戏”  ◆  

剧照。王犁/摄

《天下第一楼》至今仍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剧作”。2022年,香港话剧团宣布上演粤语版《天下第一楼》的消息时,就引起不小的轰动。作为华语世界最优秀的戏剧团体之一,香港话剧团常年排演国内外名作及本地新创作品,剧艺高超,精彩纷呈。

香港话剧团当时创排《天下第一楼》,并将其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编剧何冀平、导演司徒慧焯、香港戏剧界宝藏谢君豪,诸多昔日港话麾下的重量级艺术家再度聚首,以超豪华精英阵容与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创作,香港话剧团版《天下第一楼》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此次演出依旧延续其阵容豪华,除金马影帝谢君豪领衔演绎卢孟实一角之外,香港话剧团一众演员纷纷贡献了其不着痕迹却精准无比的生动演技,为“福聚德”呈现了一出精彩的舞台群像。每一个角色都无比吸睛——无论主角配角,戏份多少,其流畅完整的演绎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本轮演出剧作家何冀平特意为主角卢孟实和洛英多写了一场戏,这也是三十多年来《天下第一楼》首次“加戏”。“我希望给观众一个感觉,就是看完后你问自己,为什么好像完完全全的另一出戏”,何冀平如此解读这段全新的场景。这出戏恰如其分地呈现了本轮主创团队对于故事的全新视角,究竟在这世间“谁是主人谁是客”?

正如司徒慧焯所说,“这次创作是一种研究,是我近几年来对于东方美学、演员身体以及中国文化的思考。我想与观众对话,我想分享作为南方人的我,怎样去看这个北方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