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这样纪念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
2025-01-1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视频

1925年1月11日,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冒着凛冽的寒风汇聚到上海虹口,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百年后的今天,纪念中共四大与党的支部建设100周年主题展示活动暨“红客厅”线下支部之家首发活动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

会上,中共四大主题航班与主题游船共同启航,将红色文化传递到浩瀚蓝天和广阔江海。据悉,主题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向北京,由中国东方航空“凌燕”青年讲师团执飞,他们将通过与乘客的宣讲和互动,将红色文化传播至蓝天之上。主题游船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一同启航,中共四大百年微展浦江游船之旅将进一步丰富“红色文化+城市生活”的体验模式,与每一位追寻红色足迹的人同频共振。

为迎接中共四大百年,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去年7月1日,中共四大纪念馆与上海油雕中心合作,启动首届“红色印迹·青年美术作品创作工程”,希望通过这项活动培养更多的青年艺术家参与到红色主题创作,让红色文化与青春表达双向赋能。如今,历时半年的创作工程已圆满结束,经过艺术委员会专家评审,共评选出优胜奖8幅、入围奖8幅。张奕文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二学生,她的作品《力量之源——红色广吉里》此次获得了优胜奖,作品选取六个中共四大纪念馆中的场景串联起当年的红色历史,“很荣幸可以通过自己的画笔,用年轻人的视角,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出来,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走入中共四大纪念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随后,“纪念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系列丛书正式发布,丛书由《中共四大纪念馆展陈精选》《中共四大研究文选》《力量之源·红色100故事选编》组成,汇集了近年来关于中共四大和支部建设等方面50多篇4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以及支部建设、群众路线、宣传工作等多个精品展览,全方位展示了中共四大的历史贡献和纪念馆多年来在赓续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方面所做的扎实工作和创新突破。

百年征程、以史为鉴。为进一步推动党支部工作创新,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中共四大纪念馆携手“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推出的解码“力量之源”中共四大百年专区也于今天上线。与此同时,中共四大纪念馆与虹口区数据局在“随申办”市民云虹口区旗舰店上线了“四大百年”专栏,将线下中共四大场景完成线上真实还原,给市民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帮助市民了解中共四大的历史沿革。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支部确定为党的基本组织,是党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在今天活动的“街区党支部书记演讲”环节,来自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宝山路街区党支部书记吴雪婷、虹口区北外滩街道提篮桥历史风貌街区党支部书记戴幸一和宝山区吴淞街道第三街区书记肖莉娜,分别以《没有一朵花 一开始就是花》《扎根街区 以心换“新”答好全覆盖攻坚行动“必答卷”》《聚力向“新”多元共治—从商圈畅享驿站建设探索街区新兴领域党组织领导下的治理共同体构建》为题,分享了近年来支部建设中的故事与经验。

会上,人民网·中共四大纪念馆共建“红客厅”线下支部之家启动,将充分结合中共四大纪念馆的红色资源,通过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更多可视、可感、可交流互动、可借鉴学习的基层党支部的优秀实践和鲜活案例,为基层党建创新开辟出更加多元的新路径。之后,首场“红客厅‘力量之声’——人民城市·我在街区当书记”圆桌对话也成功举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活动正式举行之前,与会嘉宾一同观摩了少儿红色沉浸式情景剧《广吉里》的首演,该剧由中共四大纪念馆和上海戏剧学院联袂打造,以儿童视角重现1925年中共四大召开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

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姜涛是本剧的总导演,他告诉记者,通过前期的层层选拔,最终从100多个报名者中选出了27个平均年龄10岁的孩子参与了此次剧目的排演,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尝试,“不仅要形似,还要神似,确实挺难的。孩子们在排练中都很投入,很努力。之后,我们还会继续推出2.0版本。”来自金山区同凯中学的刘卓昕扮演的是陈独秀:“虽然每次排练,光在路上就要花费近五个小时,但是可以有机会参与到这次的演出中,让我感到无比荣幸。回到学校后,我会继续向身边更多的同学讲述这段红色历史。”来自虹口区广灵路小学的时陈阳扮演的是李立三:“虽然在剧中,我的台词不多,但是通过这一个多月来的排练,让我对这段历史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作为一名中共四大纪念馆‘小红花’志愿讲解员,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好地讲述中共四大的故事。”

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徐雪琛表示,站在中共四大召开百年的新起点,中共四大纪念馆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用好上海丰富的红色资源,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化红色文化的传播与实践,以更多形式丰富展陈内容,以更广平台促进红色教育普及,以更大力度推进基层党建创新,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努力,讲好中共四大和上海党的诞生地故事,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为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四大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 施剑平/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