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青声|市政协委员姜雪峰:破除教育“内卷”,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评价要多元
2025-01-13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连续多年两会都在持续关注科普教育、科研产出等话题,因为坚持在科研之余做科普工作,他和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接触越来越多,也让他开始思考教育内卷这个话题,并成为了今年两会他关注的重点。

一直致力于在科研之外做科普的姜雪峰发现,很多青少年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这种“内卷”的氛围所带来的。“内卷,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时常遇到的无力状态。大家共同的进步本是件好事,良性的竞争也是件好事,适当的压力更是前进中的必须。但奋斗的目标相同时,就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会出现众多优秀只有一个机会,就会出现内卷内耗内浪费。教育,有培养和遴选的双重功能,但当我们在全力培养之后却遴选淘汰,将是对人才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姜雪峰表示,“双减”之后,绝大多数教育回归本质培养,但时不时还有内卷的情绪与氛围存在。我们如何破除内卷的不良情绪、内耗的巨大浪费,应该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下一个重要目标。针对这一问题,他认为,破除内卷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并准备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建议。

“都在一条路上、只有一个终点,‘限量’通过节点,势必会导致内卷与恶性竞争,进入到低效的重复性积累,也会导致青少年成长的心理健康问题。”姜雪峰建议,在学校的教育目标上,应建立多元化学科目标。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艺术、人文、体育,都可以建立单维激励体系。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建立综合学科评价体系,以综合素养为目标,智商、情商、逆商等多维评价机制。

同时,他认为,破除内卷的另一点是建立对老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只有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不再单凭班级成绩排名评价,不再单凭班级升学率评价,也引入上述多维评价系统,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他表示,需要包容在教育领域里的“迂回往复,有退后进”的普遍规律,允许教师教育当中的试错教育,长程考核,减少过程跟踪式考核。

此外,他还提出要建立对学校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根据国家需求、社会需求、民族需求的“标签式”学校评价体系。“每个学校自我选择特色标签、自我强化品牌标签、自我打造标签评价标准。减少学校排名评价、减少单一评优选拔、综合结合城市社会发展形成人才培养全链条。”姜雪峰表示,只有形成“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用武之地”的局势,才能破除大家都在一条道上争先的局面。

姜雪峰也表示,多元化会大幅降低教育的内卷,也可能会带来新的挑战。“一旦选择多了,如何选择路口与方向是我们应该传递给青少年的。”他建议学校开设相关通识教育课程,引导青少年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多元化选择逻辑。“当教育产生了多元化评价、多元化选择、多元化出口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享受选择自己喜欢的快乐,享受‘不拥挤’的成长途径,享受欣赏别人赛道的优秀,享受为国家城市各行各业贡献智慧的奋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