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守护群众权益、推动张江科学城宜居宜业……人大“青年讲坛”开讲
2025-01-21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这一路,我领悟到人大工作深意:用制度兜底、为未来铺轨,夯实司法为民根基,彰显悠悠人民情怀”“《走进人大》十九岁了,成功打造出具有上海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然而新时代对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今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机关团委以“懂人大 爱人大 青年议事”为主题,举行2025年新春第八期青年讲坛。7名来自不同岗位的人大青年,聚焦2024年度工作谈感受,结合岗位实践谈思考,展现人大青年昂扬向上、踔厉奋发的精神风貌。

  跨界成长,为民创造更加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  

作为人大机关的青年,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大家用青春的视角读懂人大,用奋斗的行动热爱人大,无论是在乡村的田间地头,还是人大的工作舞台上,青年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来自人大监察司法委办公室的桂文茜,刚刚过去的这一年经历了“跨界”成长:从一名检察干警,转变为市人大监察司法委的一员。身份变了,舞台变了,可那份炽热的司法为民初心,在她看来,从未改变,甚至在时光淬炼中愈发滚烫。

从“案头监督”到“全域瞭望”,桂文茜感受到的是拓宽视野中进一步锚定了为民的坐标。回想在检察院公诉部门办案的日子,她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卷宗,那时,她就像一个侦探,拿着“放大镜”紧盯个案,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每一次成功办理案件后的释然和欣慰,都让她真切触摸到司法的温度,深知这份工作的价值。到了人大机关工作的这一年里,桂文茜迎来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作为项目牵头人,负责开展行政检察专项监督工作。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承担如此重要的常委会监督项目,起初我着实有些迷茫和不适应,曾经熟悉的办案节奏和工作模式被全新的监督职能和宏观视角所取代。”桂文茜坦言,根据调研中的问题,项目组督促市检察院进一步拓宽和优化监督案件线索来源途径,将行政检察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同时,由于矛盾往往起源于基层,项目组建议,基层检察院要充分利用熟悉当地情况、就近开展工作的便利条件,坚持把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作为基层行政检察的核心任务。在人大持续监督下,市检察院积极行动,出台了相关工作举措,行政检察工作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改进和提升。

“开展监督过程虽没有法庭上唇枪舌剑那般激烈,却充满谋划全局的挑战。我愈发笃信:人大的‘全域瞭望’式监督,同样稳稳托举着为民初心,守护一方公平。”桂文茜说,这一年,她还从“法条执行者”到“民主践行者”,从“案结事了”到“长效守护”。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推广上,我们要将基层零散的好经验、妙点子汇总提炼,融入司法活动。就如同播撒法治的种子,来日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长久守护群众权益。

来自市人大信访办的李亚楠,同样曾是一名检察干警。她分享说,近年来,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在市人大信访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蕴含着许多监督线索。员额检察官参与人大信访工作,可以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形成监督合力,达到“1+1>2”的监督效果。

2021年10月,5位来自不同检察院的员额检察官走进人大机关,成为“首批参与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员额检察官”。3年多来,市检察院共选派3批共15名员额检察官参与人大信访工作,并结出了累累硕果。

“员额检察官参与信访工作在全国人大信访系统属于首创,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涵盖转交、办理、监督、评价的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制度中,增设了员额检察官参与人大信访相关制度。2022年5月,员额检察官参与信访工作上升到地方立法高度,在全国首次提出‘完善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在涉法涉诉信访领域内的联动机制’。员额检察官参与人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可以说是人大与检察机关的双向奔赴,推动我们对信访工作法治化的新探索,也为人大涉法涉诉信访事项依法高质量办理健全法治保障。”李亚楠说道。

从个案办理到源头治理,视野更广了;从分则思维到总则思维,站位更高了;从桌头案卷到窗口一线,扎根更深了……李亚楠真诚地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与人大的同仁、检察院的同仁一道,“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

  基层历练,青春在基层广阔天地中绽放光彩  

蔡雨宸是市人大2023级选调生,刚刚过去的一年,她在奉贤区庄行镇浦秀村开展基层锻炼。从现代都市走向田间地头,从一名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观察者”变成实实在在的“亲历者”,置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间,她带着“乡村故事的传播者”“法治乡村的领跑者”“村民百姓的服务者”三个新的身份,在奋斗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在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的火热实践中,我从理论走向实际,一步步过语言关、过经验关,了解最真实的国情社情和民情。也是基层工作,让我逐渐认识到,一方面要学会‘观百姓’,另一方面要培养‘百姓观’。”蔡雨宸说,基层工作是构筑社会治理“摩天大厦”的“一砖一瓦”,每一项政策举措是宏大抽象的,但同时也应该是具体鲜活的,只有真正深入群众倾听声音、寻找问题和答案,才能让我们制定的法规、推进的政策更加接地气、贴民心,直击人民群众的痛点,让大家有切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为2023级选调生的赵容宇,去年则是在奉贤区奉城镇盐行村挂职锻炼。在村里的一年,他见证了盐行从困局到破局的蜕变,更加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他也在实践中学习,在解题中成长,并将牢记其间的所思所感,在日后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书写青春篇章。

“造就张江科学城的‘宜居宜业’并非一日之功。但我想,正在向世界一流科学城加速迈进的张江,更应当让工作在此的年轻人‘生活在此处’,更应当是年轻人开启梦想开始且愿意深深扎根奋斗的地方。上海,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提地,如果能用法治方式奠定科创之城升腾城市烟火气、实现人安居乐业的基础,则更能彰显‘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关怀与温度。”谢明睿分享自己的感悟。

谢明睿现已定岗教科文卫委立法监督处,他也是从选调生工作起步,曾在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锻炼。人大除了可以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以外,还可以为张江科学城的“职住平衡”做些什么?这便是他的思考。

青年讲坛上的分享,就像是一场思想盛宴,汇聚起青年力量的蓬勃脉动。当日,来自城建环保委办公室李永生和研究室宣传处韩卫怡也分别带来《抓好落实“关键小事”,助力建设“人民城市”》和《讲好人大故事 打造“走进人大 PLUS”》的青年故事。作为机关优秀青年代表,徐淑瑜和朱琰菁参与外派项目,她们也从远方带来视频分享。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