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G40长江隧道、各大交通枢纽车流人流如何?上海公安全力守护新春平安
2025-01-26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2025年新春进入倒计时,崇明G40长江隧道和各大交通枢纽车流、人流情况如何?记者今日从市公安局了解到,春节期间,G40长江隧道总流量预计将突破80万辆次。根据交通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本市对外客运总量创历年新高,预计同比上升14%。面对春节期间上海的大客流和车流,上海公安强化春运安保,全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

春节期间G40长江隧道总流量

预计将突破80万辆次

记者了解到,由于回崇返乡和节日自驾出游车流叠加,以及G40长江隧桥受G15沈海高速江苏段入沪方向全封闭施工影响,平日流量上升20%左右,突破历史峰值。

为加强管理和疏导,崇明警方将配足警力,最大限度投放至G40长江大桥、陈海公路、商圈景点,进行分流和引导。在交通重要点位每日投放牵引施救车辆,在收费口外广场安排警力,并依托联动机制专门在G40潘圆收费站和陈海收费站设置保险公司交通事故快处点,提升交通事故处置效率。

崇明警方将会同交警总队、浦东交警以及牵引施救、高速公路管理方等单位,在G40长江隧桥运管中心设立现场联合指挥部,对G40沪陕高速开展不间断视频巡逻,按照车流情况开展管控措施,第一时间指令民警及清障施救车辆现场处置事故和抛锚事件。同时,根据缓行车流末端易发生追尾事故的特点,落实防撞缓冲车跟随G40排队缓行车流末端行驶,进行声光警示提示,严防追尾事故的发生。在返程高峰时,往上海市区方向的G40下行线长兴服务区出口处,利用信号灯采取“分段控流”措施,动态控制下行线进入隧道的车流量,防止因隧道内流量超饱和而造成事故加剧拥堵。崇明警方还将根据节日期间G40车流攀升情况,积极运用无人机参与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出沪客流量逐步上升

加大各大交通枢纽警力部署

今年的高速公路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时间是1月28日(除夕)0时至2月4日(初七)24时。

春运以来,高速公路出沪客流量呈逐步上升的态势,自1月22日起每日均达到30万辆次以上。从往年春节假期出城、返城高峰情况看,呈现“节前提前分散出行,假期最后2日集中返程”的特点。今年有不少市民采取“请2休11”超长假期方案,因此自1月25日起将迎来出城高峰,预计车流将持续到28日(除夕);1月31日前后还可能迎来团圆后的旅游出城高峰;2月2日下午开始至2月4日,将迎来返城高峰。提醒广大市民提前制定出行计划,尽可能避开高峰。

此外,交警部门针对虹桥枢纽、上海站、上海南站、松江站等交通枢纽针对性完善“一点一方案”。在虹桥枢纽地区,交警部门设立前沿指挥所,加强拥堵节点、秩序乱点驻屏巡查和现场指挥,特别是针对T2航站楼,铁路虹桥站南、北区共3处蓄车场短途出租通道情况加强跟踪监测,视情加派警力开展秩序管理。在上海南站地区,对周边交通组织进行了增设网约车临时上客点等一系列优化调整。围绕新开辟的出租车、网约车临时上客点、蓄车场设立配套交通引导指示标志、龙门架等设施。在铁路松江站地区,对周边26处路口加强重点监测。

依法打击非法销售烟火爆竹

多措并举确保安全和有序

“为方便市民购买,减少排队时间,我们协调各方通过‘上海松江’‘茸城应急’等多个平台,提前发布售卖通知,提醒市民携带身份证件现场实名登记购买。”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治安支队民警告诉记者。

据悉,为保障该点位仓储、售卖全程安全,早在几日前,松江警方就会同相关部门提前进行实地踏勘,设置了防火、防爆、防雷电、防潮的集装箱作为储存仓库,并严格按规定配备了多种灭火设施,有效提升了烟花爆竹的储存安全,规范了销售行为。

“我们也提醒购买烟花爆竹的市民,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燃放。” 金山分局联勤防火工作专班民警杨欢群说道。记者了解到,早在开售前,金山警方就会同区应急等有关部门至销售点进行实地踏勘,结合现场情况,合理设置通行线路等,并在现场周边设置多种消防设施。同时,警方还加强了对该区域的“视频+实兵”巡逻,除了每天在售卖时间(9时至16时)安排警力和平安志愿者驻守外,其他时段还将销售点设置为巡逻必到点开展不间断巡控,全力确保现场安全和秩序井然。

  ==  温馨提醒  ==  

建议小伙伴们错峰出行。自驾出行的建议提前做好出行计划,避开午后及夜间的返程高峰,也可以选择轮渡或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关注各热门景点的人流情况,合理安排假期出行,避开出行高峰,进一步提高假期出游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满意感。此外,事故快处快撤。一旦在G40长江隧桥上发生交通事故,请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切勿在车道内长时间逗留,以免后续车辆撞击造成二次事故。报警后等待民警到场或听从民警指示前往就近服务区,勿重复报警。另外,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财损及轻微人伤交通事故后,推荐使用“交管12123”APP“事故视频快处”功能,线上取证,快速定责处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