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公里,是春节的距离,更是90后监狱民警们的青春坚守
2025-01-2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位于江苏大丰的上海市吴家洼监狱属于上海域外“飞地”,那里跟上海有300公里的距离,监狱民警们与家人分居两地的背后是他们青春的坚守。1月27日是小年夜,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连线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90后青年狱警们。

  ※  除夕两地相思相约一起过情人节  ※  

今年从除夕到年初三坚守岗位,这是李雷的第六个春节班,1993年出生的他在吴家洼监狱工作已有9年,现任组织宣传科副科长兼团委书记,春节期间将在防暴队执勤。

“和平时相比,春节期间的值班要求更高,各项标准更严,我们防暴队会扎实履行好岗位职责,筑牢监管安全底线。”李雷毕业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当时选择监狱工作主要是因为我是警校毕业生,就想毕业后能加入人民警察这个光荣的队伍,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妻子小庞是他大学同学,两人一起来到上海发展,妻子目前从事律师工作。

“我们是2021年12月2日结婚的,我们都是黑龙江人,这些年我在单位值班,过年无法和她一起回老家,只有值完班才能团聚。”李雷告诉记者,平时自己工作忙起来也不能保证每个周末都能回家。“对于我不能回家的周末,她多多少少有些怨言,但也是一直理解我并默默支持着我。”

李雷称自己的妻子从来都是“刀子嘴豆腐心”,总是把心酸留给自己。“我们平时有事只能打电话联系对方,下班后会通过微信视频聊聊天,关心一下彼此。”

对于小家庭,李雷亏欠太多,他觉得自己没有履行好丈夫的职责,经常让妻子独自一人在上海支撑着他们的家。“我也没有太多的补偿方式,只能休息时多陪陪她,陪她吃她爱吃的东西,到家抢着多做一些家务让她多休息,节日买些礼物逗她开心,让她知道我了解她的辛苦和不容易。”

吴家洼监狱小年夜就要开始值班,1月25日,李雷送妻子坐上回老家的火车,除夕只能通过电话或者视频互诉衷肠。不过两人相约2月14日一起过情人节,在一起吃个饭,互相送个礼物作为纪念。

春节前,吴家洼监狱精心组织了一次亲情帮教活动。监狱准备了馅料和饺子皮,在民警们的陪同下,服刑人员代表及其亲属围坐在一起,以包饺子的方式感受团圆的味道。

“看到罪犯真诚的忏悔与痛改前非的决心,我感觉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李雷说,他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使命,始终不忘从警初心,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一方平安。

    监狱双警守岗位伉俪情深为大家  ※  

韩威的微信名字叫“捍卫者”,这既是他名字的谐音,也是他的初心使命。

“这应该是我的第七个春节班了,值班期间主要是24小时连班在监管区管理罪犯,跟平时相比,节假日期间罪犯心理波动更大,属于违纪高发时段,监管改造罪犯压力更大。”韩威担任楼面警务组副警长兼职综合警务组工作,主要配合楼面警务组统筹警力安排。

韩威的妻子王敏又也是一名监狱民警。2016年,他们双双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江苏警官学院法学专业毕业,为了心中的法治理想和信念,又双双选择成为上海监狱民警。如今,一个在上海市吴家洼监狱,一个在上海市女子监狱。

小夫妻俩都是1993年出生,同样在监狱一线从事罪犯管教工作,他们一个是江苏徐州人,一个是江苏盐城人,由于春节期间两人都要在各自岗位上值班,很难一起回老家过年。

平时正常情况下,韩威每个月只有3个周末回家,有的时候更少,身为同行的妻子给予了理解支持,但有些小埋怨肯定也是难免,毕竟他们还有两个女儿,一个6岁一个才4岁,面对孩子生病等一些重大突发情况的时候,她也只能抱怨一通然后咬牙硬撑。

韩威觉得自己对妻女亏欠太多:家长会从来没去过,家里断电停水都是妻子自己修等。“我每次回家就主动帮着打扫卫生、做饭、做家务、辅导孩子作业,也会准备些小礼物给家人小惊喜。”韩威会利用难得的相聚时光提前做好攻略,带王敏又去她心仪的每一处地方,王敏又则会利用下班时间学习手工,亲手为韩威织出围巾快递过去。

让韩威欣慰的是,今年春节单位照顾他,让他年初四到年初七值班,这是一家四口第一个团圆的除夕,他们将一起回老家过年,因为这几年父母身体都不太好,住院好几次,作为儿子都没陪在身边,也想趁着过节陪陪他们。

“这次终于可以陪孩子们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除夕了,可以陪老人守岁,给孩子发红包,带他们放鞭炮贴对联,带妻子逛逛街,能陪伴在一起就很开心了。”韩威的老家距离吴家洼监狱也要400多公里,年初三他就要回监狱准备第二天值班。

“之所以远离上海到吴家洼监狱工作,主要因为当时是监狱‘所改监’后第一批招警,能与监狱同步成长是一种荣幸,艰苦的地方更有挑战性。”韩威告诉记者,虽然距离远,但他还是会继续坚守吴家洼,因为这里承载了他的青春和很多美好的回忆,现在组织上又给青年狱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去实现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和想法。“未来我们肯定要不断完善工作构想,积极创新工作方法。”

韩威和王敏又既是夫妻,又是战友,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共同为守护城市平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郭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